发生瓜农死亡事件的湖南临武县,瓜果种植是农民最主要的选择,并已经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现状。由于乡村购买力有限,紧缺的销售渠道导致众多瓜农挤进县城。而县城合法销售点的缺失,让数量庞大的瓜农们面临着城管执法人员的驱赶。临武县新闻发言人称,县城有7个供农民自产自销农产品的地方,但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其中几处自产自销区“名不副实”。
从表面上看,“卖瓜难”是每年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的“季节性新闻”,瓜农与城管的冲突虽然时有发生,但还不是大概率事件。发生“瓜农之死”这样的极端事件,就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在对整个瓜农群体的管理和服务上的缺失。
这种缺失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服务的缺失。对于以某种农产品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基层群体来说,关于产品销路的信息尤为重要。而作为非公司化和产业化经营的个体生产者,单个的基层农民在信息占有上相当有限,完全自产自销很容易产生产销不对接的问题,从而产生销售难题。与个体农民相比,政府职能部门在信息占用和搜集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有关部门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对农民加以引导,或可解决瓜农等群体的燃眉之急。
二是合法销售点的缺失和销售管理服务的缺失。当乡村市场承载不了巨大的农产品销售需求后,农民就不得不向城市市场开进。此时,如果城市中缺乏合法的销售点,农民难免与城市管理等部门发生冲突。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一些城市每年也会指定一些临时摊点,以方便瓜农等群体,但是如果不建立长期的合法销售的渠道和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仅靠这种临时“法外施恩”的照顾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政府与人民之间存在天然的契约关系,为人民服务也理当是政府的天职。但“卖瓜难”既涉及到政府管理服务的问题,同时,也有市场经济规律的问题,如果一味苛责政府责任,忽视市场原因,让政府包揽一切,也是不明智之举。正确的态度是,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在类似于卖瓜难的问题面前,需要政府扛起责任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说,引导当地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及时消化新鲜果蔬的售卖难题,为瓜农等群体提供及时准确的销路信息,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合法销售点,并及时开展相关管理和服务。而城市管理者也应多一些换位思考,体谅农民的难处,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多考虑一下农民的现实际遇,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态度去管理和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