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现代农业的队伍中来,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进入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领域,其中有的做得风生水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有的还只是起步,却胸怀大志,不愿退缩。这在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多重考验的大背景下,无疑是增强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和希望。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我国农业发展既面临自然风险,又面临市场风险,还面临质量安全风险,特别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形形色色的农产品质量问题或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消费者对此还不满意,这对产业发展和农业部门形象都带来很大影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那些致力于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人所做的努力就显得弥足珍贵。虽然受益的范围并不大,有媒体称之为打造“平民特供”,所谓“特供”,就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但是,这样的行为已经有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对生产者来讲,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用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式生产;对消费者来说,能多一种选择,向更健康安全的消费方式靠近。这对于食品安全的大课题来讲,起到了源头控制的作用。
曾几何时,当人们说起有机、绿色的农产品,还有点不以为意。然而,随着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爆发,食品安全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这种心态逐渐改变。更重要的是,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认可了现代农业,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商机和价值,乐于进入这一领域。
近日,德国一媒体发表文章称,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催生有机农庄大量出现。报道称,目前中国16个省份都有类似的有机农业项目,在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今天,中国有机食品的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这一市场上分一杯羹。事实上,更多的人进入这个市场,并不是坏事,只要是有序、科学且规范的,就可以为我国农业转型出一份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