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云南省第一个社区消费合作社——保山市腾冲文星社区旺兴源消费合作社在腾冲县腾越镇文星社区拐角楼正式挂牌成立。该合作社依托县供销合作社下属云南玺丰供销集团腾冲元吉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作销售平台,以县内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供应基地,以消费合作社为纽带,成功探索了一条以“种养合作社+直销超市+消费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实现政府对城市农产品市场价格调控的新路子。它标志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有了新开端。
旺兴源消费合作社首批吸纳了以供销系统干部职工、社区居民和餐馆社员为主的成员100余人,社员每人缴纳100元身份股金和200元现金股金,其中身份股不参与分成,但可享受社员待遇:除享受政府规定的比市场价低10%优惠价格外,还可以享受社员特有的折扣待遇;现金股则除了可以参与合作社盈余分配外,还可以享受年终二次返利。除服务社员外,合作社还为周边居民提供鲜活蔬菜、粮油、肉食(猪、牛、鸡、鱼、鸭)、调料、腌腊菜等农副产品的供应服务。
旺兴源合作社成立后,被列为县人民政府“菜篮子”工程的核定地点,作为政府价格定点监测单位和市场物价调控单位,始终将物价保持在全县同类产品平均价之下,严格按照低于市场价10%的价格标准进行销售。消费合作社理事长谢显斌说,合作社成立后,一是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让农民和消费者都获得了实惠。二是成为政府稳定市场物价、保障市场供应的的工具和抓手。合作社享受政府扶持的一次性开办补贴和每年给予的运营补贴,并免收管理费。当农产品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对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由合作社向发改局(物价所)进行价格登记备案,对组织调运并按照政府规定价格投放市场、实现保供稳价目标的农产品,按照“先控后补”的原则,由政府对合作社的差价给予适当补贴,补贴的报批程序按县政府的规定进行。三是农产品质量有了保证。根据消费合作社和加盟的种养合作社的协议,加强了农残的监管力度。四是消费群体稳固,使农民从盲目生产转向有计划生产。
消费合作社成后,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刚买完菜的孙正锐拎着装满蔬菜的菜篮高兴地说:“虽然才加入合作社几天时间,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就拿猪肉来说,现在别的农贸市场都是卖12元/斤,而这里才卖9.5元/斤,并且质量安全放心,加入这个合作社真值!”
县社主任陈昌波介绍说,到今年6月,腾冲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已经发展到347个,其中有种植业231个、养殖业80个,合作社社员达到42713户,为城市消费合作社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县社成立了腾冲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展示展销中心,但主要是展销包装类农产品,解决不了鲜活农产品的销售问题。鲜活农产品仍然是由经营蔬菜的商人到地里去收购,然后经过层层转批,最后才卖到城市消费者手上,结果仍然处于农民卖菜价格低、城区居民买菜价格高、农产品价格波动政府难调控的状况。今年6月,按照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创办城市社区消费合作社的要求,腾冲县供销合作社依托腾冲元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西门直销市场,注册成立了腾冲文星社区旺兴源消费合作社。
旺兴源消费合作社成立后,腾冲县农产品流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模式。谢显斌介绍说,直销市场每天以高于商贩给农民的收购价10%的价格向农民收菜,并以低于城区终端市场10%—20%的价格销售给社员和周边居民。并实行统一定价、统一付款、统一结算。合作社还给每个加盟合作社提供1—2名销售人员的工作岗位,他们每天早上把本合作社的农产品送交到市场,之后就在市场内卖本合作社的蔬菜,市场付给他们每人每月1200—1500元的工资。
直销市场还配置了送货上门服务车,专门配送离城远、蔬菜需求量大的餐厅、农家乐、工业园区、各类工地等区域,客户只需一个电话就能收到满意的产品,目前和市场建立长期送货服务的客户13家,累计实现外送收入近60万元。并且农资公司还为签署合作协议的合作社按批发价批量配送所需农资,形成订单生产、合作双赢的良性发展模式。谢显斌说,市场自开业以来,日均客流量在300人次左右,服务周边群众1300多户,累计销售农产品341吨(蔬菜190吨、肉食49吨、粮油40吨、蛋类57吨、其他类5吨),实现销售收入276万元。深受周边群众好评。
链 接
瑞士:消费合作社城乡“通吃”
瑞士消费合作社较发达,不仅为城乡“两栖”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还根据市场需求指导社员发展农业生产,实现了“服务城乡”。目前,合作社性质的米格罗、可普两大零售集团,已成为可与国际零售业列强抗衡的欧洲零售巨头。
上世纪初,瑞士农村也是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体,农户生产力水平不高,靠天吃饭;分散经营,面对流通商无讨价还价之力,因此辛劳一年收入却不理想。
二战前后,发端于英国的合作经济在瑞士蓬勃发展,最初成立的主要是消费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用社员股金和贷款以批发价购入生活必需品,出售给入社会员时价格较市场零售价低。随着合作社为人们带来的便利得到肯定,也有不少城里人加入合作社。
社员在合作社买同样的必需品,支出比在普通商店低15%至20%。而合作社内,有1/3的商品属合作社自产自销。目前,瑞士全国有17个州一级的合作社,140万户家庭入社,约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一半。
入社只需填份表格、交15瑞士法郎的股金即可。在合作社经营方面,入股社员一人一票,有平等的经营参与权、盈利分配权和监督权。合作社定期公开发布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详细的业务和财务报告,接受社员和社会的监督。
合作社透明度很高,社员对合作社充分信任,而合作社各级工作人员为社员服务的热情也较高。
现在,瑞士的消费合作社不仅实现了从零售向批发、生产、物流环节延伸,而且从分散化、小型化向集约化、大型化、集团化经营发展。米格罗、可普两大零售集团,其销售额分别居该国零售业的前两位。
合作社的运输、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城乡,降低了物流成本,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保证了产品品质,提升了合作社竞争力。毗邻的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曾两度进军瑞士,两度铩羽而归。
合作社在销售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合作社员的生产。以米格罗为例,1970年起经营“米格罗—健康”商品,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产品。合作社为社员配备农业专家,对合同农户进行生产上的指导和管理,按照米格罗的规格和标准生产,最初由水果和蔬菜开始,后逐渐与此同时,根据社员的需求,合作社也投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其它领域。合作社在能源、交通、运输、科教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服务项目。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社员还可通过合作社接受在线教育,上网学习农、林、牧、木工、机械修理等知识,通过网络进行电子采购和库存管理。
(罗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