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供销合作社通过创新基层组织管理模式,把基层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好钢用在刀刃上”,有了这些好资源,广东省供销合作社将政府的工作热点与自身的服务创新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了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宗旨,铸造了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品牌。
广州市白云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白云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成立于2009年,是白云区供销合作社的下属机构。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恒福服务社先后承接了白云区金沙街、京溪街、永平街、新市街等8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区综合服务,服务内容有社区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家庭服务、企业以及外来工服务、志愿者服务等,设有农家书屋、绿色园网、星光老人之家、个案辅导室、青少年活动室、志愿者联络站等近20个功能板块,并由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组成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服务。
恒福服务社主任黄培初告诉记者,服务社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立足社会、贴近居民,开展一系列以青少年文化活动、老年人关怀慰藉、外来务工者社区融入为特色的社区综合服务,有效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记者在京溪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采访,看到中心开展的“伴读天使——新广州人子女辅导计划”,中心主任郭绍莹介绍,“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放学后,父母上班不能家庭辅导的情况,我们有志愿者和专业社工给这些孩子们辅导作业,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还开各种兴趣班、儿童活动室,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环境和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问题,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带动孩子们积极融入社区。”
长者服务也是恒福的一大特色。郭绍莹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与医疗单位合作,定期在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免费提供健康咨询和各类检查,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开设有老年电脑、音乐、象棋、舞蹈等多个兴趣小组,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通过发掘长者自身的特长和优势,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在京溪家庭服务中心,前来学习声乐的谢阿姨高兴地对记者说:“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给了我们社区居民一个充实自己的好地方,我们在这里学得开心玩得开心,中心就像我们的大家庭一样。”
“服务中心还有陪伴式成长项目,通过组织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小组活动,促进亲子间的互动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郭绍莹说。
牛宝俊说,“通过整合资源,基层社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才有能力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动供销合作社服务工作向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恒福”已经成为白云区供销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一个品牌。”
说到广东省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未来建设的目标,省社主任李朝明信心百倍:“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县社的主导作用,完善对基层社人事、财务、资产的管理、指导,实现县基一体,将组建紧密型‘一县一社’管理模式的基层社20个。按经济区域划分,由实力较强的基层社跨区域兼并组建基层中心社,实现多元化发展,新建中心社100个。还应看到,广东地处改革的最前沿,我们还要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在坚持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从服务‘三农’到服务居民、服务社会,这是新型城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的广东供销合作社将是经济实力极其强大、组织体系极其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极其完备、老百姓最需要的新型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