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把大数据关进笼子


 

  保护隐私安全,保障载体公正,这是涉及生命与存在的终极问题。

  未实现不代表不会发生。

  即便公司们还站在大数据时代的旧石器阶段,作为产生数据的每一个个体,我们应该想想未来的场景,毕竟游客们已经落入拉斯维加斯赌场的彀中。

  去年我的生日设为1月1日,今年改到4月1日了,因为我不想让大大小小的网络公司获得真实的私密信息。

  然而,面对日益强大的大数据技术,消费者所做的种种信息伪装显得那么幼稚可笑。对应网络上的“我”,越来越多的人有多套数码身份,但伪信息战中的失败一方总是消费者。以社交网络“脸谱”(Facebook)和“商联”(LinkedIn)为首,大数据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

  其实,社会呼唤也亟需能够促进信任、提升责任的大数据。为提高公平透明度,美航剥离了萨博(Sabre)飞行信息和预订系统。如今,35万家旅行社和400家航空公司使用这个系统。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立法分离投资银行自营和代客理财业务,遏止公司滥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在医疗行业,“姜网”(Ginger.io)结合智能手机、卫星定位、哮喘患者报告,建立了观察花粉分布、有效治疗哮喘的平台。这些正反案例都值得中国企业深思。在建立平台、运用云计算、获取和处理数据一体化模式过程中,中国企业特别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到大数据的社会性。

  研究UFO的人认为,外星人殖民地球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发送遗传基因数据,然后就地选择载体。观点大胆了一些,但道理很实在:人的一切都能分解为数据和载体。保护隐私安全,保障载体公正,这是涉及生命与存在的终极问题。

  “商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提高利润。”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已经告诉我们,生命与存在的问题不能交由商业机构全权处理。与大数据盛行的北美相比,中国需要制度的笼子,严格保护隐私的法律;需要商业规范的笼子,严格内部管理流程,杜绝未经客户允许的信息营销;需要社会理念的笼子,让值得信任的企业兴盛起来;需要应用技术的笼子,像北美医疗信息软件一样,自动除去病人的姓名和身份信息,然后输入大数据库。中国还需要有更多像麻省理工教授乌尔班(Glen Urban)这样的学者,呼吁和倡导基于消费者信任的营销策略。

  达文波特教授宣称,如今的数据科学家类似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华尔街的金融数量分析师。过去30年中,华尔街的金融工程创新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回望余波未尽的2008年金融危机,他应该明白,更需要驯服的是那些掌握大数据的大企业。

(鲍勇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