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打造“六大体系”


  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法修订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表示,建议国家建立六大体系,严格食品标准,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他认为,只有让全社会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才会让违法者失去生存的空间。

  第一,全面建立消费者友好型的法律体系。在修改《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切实树立消费者至上、消费者主权、安全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理念的同时,还要同步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以及行政法制度设计等。在“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基本执政理念确立的同时,立法应该 “宜细不宜粗”,尽量详细,既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同时要瞄准世界上食品安全标准最先进的法律,让中国消费者享受世界上最高端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二,要全面建立消费者友好型的行政监管体系。行政监管体系要形成监管合力、跨部门,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为核心的快捷高效的监管合作机制。同时要强调勤勉行政,面对懒惰行政,要坚持规范执法,要反对不规范执法;要透明行政,反对暗箱作业。

  第三,要建立消费者友好型的司法救济体系。各级人民法院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都要开门立案,凡诉必理,切实做到快立案、快审理、快判决、快执行,坚决扭转当前立案难和执行难的问题。法院一定要坚决抵制一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杜绝对当地的造假企业采取护短、“护犊子”的政策,对于受理的刑事案件也要严格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追究相关违法分子的刑事责任。

  第四,要建立消费者友好型食品企业的自律体系。当下食品企业已经具备现代高科技,但还需要做到诚信,企业才能够腾飞。

  第五,打造消费者友好型的社会监督体系。一是行业协会要自律。二是新闻媒体、新媒体(包括微博、微信)要加大监督力度。

  第六,要全面打造消费者友好型消费安全教育体系。树立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文明消费、绿色消费、有机消费的理念,改变以教育消费者为重点,把教育重点放在有可能损害消费者食品安全权益的商家身上,包括生产者、加工者、流通者、餐饮企业,让他们懂得如何尊重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加大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人的教育力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