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6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尧山茶恋

□ 任 高

  深藏于鄂西北大山深处的尧山,那是个以盛产优质绿茶而闻名遐迩的茶叶之乡。

  记得上世纪70年代,我在尧山人民公社办公室工作,主抓以茶叶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尧山海拔在千米左右,全社当时有十几个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每队都有一个茶场,多则上千亩,少则几百亩,全社共有2000多亩面积,年产绿茶几十万斤,因此茶叶成为农民传统的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收入。那时尧山有一个名叫兴佛的茶场,也是全社最大的茶叶基地,茶园面积近千亩,种茶历史悠久,制茶经验丰富,所产茶叶赫赫有名。据说在唐朝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废帝后贬来房陵为庐陵王,当时带来众多宫女工匠及劳役人员,并随身带来茶果,放在此地播种,繁殖培育建立茶园,每到春天清明后采茶时节,王府还派来工匠,帮助采摘炒制数斤叫“尧山雀舌”,带回王府,供庐陵王饮用。待庐陵王回京复帝位后,下旨将“尧山雀舌”作为贡品,从此尧山连年入朝行贡。

  每到春季采茶时节,我都要跑下去到各茶场,督促组织动员采茶及炒茶的各项工作,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天晴朗的日子,我喜欢来到兴佛茶山,看翠绿欲滴的茶树。苍鹰在茶园上空盘旋,山花吐着芬芳,氤氲缭绕,蜂蝶飞翔,那些采茶的姑娘们,有的戴着花兜兜,有的提着小竹篮,白白的纤纤细手,动作麻利地在茶丛中翻飞舞动,待装满身边的物件后,迅速倾倒在园边的大筐里。一个鲜活的茶园,简直就是一幅山水彩画的长卷,一个赏心悦目的景观。一般山里会采茶的人,都会唱茶歌,我还记得有一首情歌,萦绕在脑际,至今难忘。这边唱:“妹在树上摘石榴,哥扛锄头树下走,要吃石榴拿大的,要送石榴妹嫌丑、妹嫌丑,你不开口谁开口。”那边接着唱:“石榴花开叶青青,郎将真心换妹心,不爱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鸳鸯结伴永相亲。”有时叫我听得流连忘返。

  到了茶场,场长会请你尝新茶,往往是一杯未干,马上会给你上满,不等这杯喝完,场长会给你换上另一款新茶。叫人喝得口齿留香,神清气爽,心脾生津,肠腹鼓鼓方才返回。现在尧山茶叶已形成产业,305省道穿境而过,沿着公路两边,各种茶楼和店铺林立,在其柜台和货架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茶叶精品,店前还放着一个煤炉子烧着滚烫的开水,摆着一个小方桌,凡是过往的行人及游客,店主会热情地给你泡上一杯香喷喷的新茶,还说:“不要紧,尝一尝尧山茶,我们交个朋友,比什么都珍贵。”

  我在尧山工作多年,因为尧山的土地熏染了我,尧山茶水又陶冶了我。从那时起,我便与茶结缘,喜欢上了喝茶,直到如今叫我放不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