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海外集体商标“绍兴黄酒”在日本注册
本报讯 日前,浙江省绍兴市黄酒行业协会消息称,该协会刚刚收到日本政府部门下发核准的“绍兴黄酒”集体商标注册通知书,这意味着绍兴黄酒有了第一个海外集体商标。
日本是绍兴黄酒的主要出口地,2012年对日出口2.1万吨,出口总额2500万美元,约占绍兴黄酒出口总额的70%。但一直以来,日本市场上充斥着不少假冒的绍兴黄酒,不但影响绍兴黄酒的美誉度,而且也不利于绍兴黄酒出口量的提升。为此,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市黄酒行业协会于2011年开始,向日本提出“绍兴黄酒”集体商标的注册申请。
市黄酒行业协会秘书长陈祖亮表示,此次“绍兴黄酒”集体商标成功注册,表明绍兴市已被授权使用绍兴黄酒证明商标的“会稽山”、“古越龙山”、“塔牌”、“女儿红”等15家企业都可以在日本使用这一集体商标,这将为扩大绍兴黄酒产品出口,加强绍兴黄酒知识产权和原产地保护,提升绍兴知名度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绍兴黄酒”商标在香港的注册也已在受理中,而且进展较为顺利。今后,绍兴市黄酒行业协会还将到绍兴黄酒出口较多的东南亚、欧盟等国注册“绍兴黄酒”集体商标,以进一步扩大绍兴黄酒对外出口。
(江 讯)
中粮成为我国粮油国际贸易主渠道
本报讯 6月5日,中粮集团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称,2012年中粮在粮油食品业务领域完成投资70.4亿元,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达到5176万吨/年,同比增加19.6%,居国内第一位。同年中粮向市场销售大米、面粉面条、油脂、饮料、葡萄酒等各类粮油食品产品达1834万吨,综合市场份额达10%以上,已经具备与国际大粮商抗衡的产业基础,也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奠定了雄厚的产能基础。
报告称,为解决粮油食品种类不平衡,2012年以来,中粮进口主要农产品1548万吨,综合市场份额达19%,居国内首位,发挥了粮食国际贸易主渠道作用,有效解决了国内不同种类粮油食品量的不平衡问题,品种调剂稳定了市场价格。与此同时,中粮积极落实国家“北粮南运”政策,当年国内粮食贸易流通总量超过1800万吨,占我国粮食跨省流通量30%以上,促进了粮油供需区域平衡。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个人、企业还是其他单个组织,都无法独自面对劳动力人口下降、水土资源减少、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挑战。在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下,必须发挥央企优势,将农民、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连接在一起,坚持以农户为主体,帮助农民组建合作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同时不断创新农业金融模式,并通过为农民提供种子、信息、技术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农业进步、提升农业价值。
(中 讯)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
本报讯 安徽省商务厅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前4个月,农产品累计出口额达到2.97亿美元,同比增长9.26%。其中,4月全省农产品出口8112万美元,同比增长4.53%。
据介绍,1月到4月,全省重点农产品出口前20家企业累计出口1.36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5.79%,同比增长22.54%。其中,安徽广印堂中药股份、歙县薇薇茶业、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等增长较快。从产品看,绿茶、羽绒羽毛、中药饮片、芝麻等产品保持较高增长。其中,羽绒羽毛出口3264万美元,同比增长68.99%。从地域看,合肥以6692万美元的出口额居首,六安、亳州、黄山增长较快。从市场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欧洲和北美市场都实现了3成以上的增长,回暖迹象明显;而新兴市场增长相对乏力,其中,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分别出口4124万美元和1236万美元,下降8.18%和14.80%。
(鲍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