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5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连古今 通中外
传统书法艺术与数码的对接
——浅谈鲍乾中实用艺术行草数码字艺术

  图为鲍乾中先生在讲述《五言狂草歌诀》。 赵洪山 摄

  鲍乾中教授是一位诗、书、画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的全才,本人不但能书,善画,还能从生活中来,吟诗作赋。他从小渴求知识,热爱书法,博览群书,而且在长年的书画创作过程中思惮悟道,经过数十年领悟和研究,终有所成。

  1995年,鲍乾中在《中华星光》上发表了《五言狂草歌诀》、2002年发表了《中国汉字实用艺术行草书鲍氏定律》、2004年发表《实用艺术行草书体在中国书法中的地位》论文、2004年出版《中国汉字书写数码化》、2006年,《鲍乾中实用艺术行草数码字根》获国家专利、2007年《鲍乾中万用公文纸》获国家专利;同时,他还编出小学至大学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全新教材和《硬笔书写数码化一典通》、《毛笔书写数码化一典通》;作品和名录入编《中国近代书画选集》、《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典》;现任北京墨龙乾中书画院院长、中国教育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等职。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汉字这种象形 表意的文字为人类保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汉字是一个独立的实用艺术,又是雅俗共赏的艺术。汉字的形成,从夏商周开始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在这一个过程中,从书写载体甲骨、竹简、纸张以及书刻、书写工具都发生极大变化,形成过各种书体和流派,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变化。

  鲍乾中认为,书法,一经产生就有着实用和抒情两个方面,是美学中的一对范畴。在时代前进,社会进步,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书法的实用功能在减弱,艺术与审美的价值在提升。但实用绝没有到可有可无的地步,实用为基础,审美为提高,要走实用与艺术结合的道路,以适应人们快节奏生活和审美的需要。

  中国书法,从甲骨、金文到正楷,从行楷到草书,最实用和最有美学观感的是实用行草书体。行草是在社会发展中,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一种字体。鲍乾中认为,楷书如人立,行楷如散步,行书如走路,大草如疾行,狂草如旋舞。不同的书体,适合不同的人生阶段。如楷书适合小学生练习,行楷适合中学生练习,行书适合高中生,而大草和狂草则适合大学以后的人。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毛笔曾是中国书写的主要工具,钢笔随着西方文明而流入中国,硬笔书法把中华书法与现实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书写形式。鲍乾中的汉字书写数码化,适合毛笔,同样也适合硬笔书写。

  鲍乾中以自己的勤奋和灵悟,在长期的书法创作中,发现的中国行草与数码奇异连接,并创造了《中国汉字实用艺术行草书鲍氏定律》,这不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

  鲍乾中强调,汉字实用艺术行草书体重在“实用与艺术”的结合,实用就是所写的字体要让人民大众都能认得出来,艺术就是要把汉字本身的艺术性表达出来。笔划连写,是实用行草艺术的一大特点。汉字在行草书写中,笔划连接,游丝相牵,在字体中自然而然地出现很多不规则的阿拉伯1、2、3、4、5、6、7、8、9等数码,发挥想象这一特点,运用英文书写的方式,供鉴音乐舞蹈的节奏,使汉字的点、横、撇、捺、竖、折、勾、挑在组成艺术行草时不再独立,而是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争让有度,相连呼应,浑然一体。不论繁简,一个字,1至3笔就可以写出来,把复杂的汉字简单化,使人们能够轻松快捷地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节约时间。这样,不但中国人都能写好汉字,在中华文化汉语热的今天,世界各国想学汉语的人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写汉字。

  鲍乾中的实用行草艺术充分发挥汉字象形的艺术作用,为了书写之便,将汉字分为六种几何形状和四种不同的高度,这样,在书写过程中,字体之间便产生了相互关联,达到实用与艺术的统一。实用行草艺术书体是发挥了楷体字的骨架和易认的特点,吸取了草体书法呼应和灵动所创立的一种书写体。把行草书法与数码相结合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创新和革命,数码化的汉字一看就会。

  中国的书法艺术,一字可以多写多变,就如一个福字、一个寿字可有多种变化,在不同的篇幅,以至同一篇中,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书写,可大可小,可宽可细、可繁可简。实用行草书法艺术强调,随机应变和随势而变。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可改变笔顺和笔划;在书写过程中,随着创作情绪的高低,行幅情况的变化、笔势的发展,创造性地发挥书写,从而形成独具特色和灵活性的书法艺术。

  鲍乾中把行草与数码的结合总结为三点:一是差异。中国的汉字,最少的一笔,最多的几十笔,字与字之间是有差异的,不仅是笔划,包括结构。有上下、左右和上中下,左中右之分;二是灵活。行草不比正楷,一笔一划,端庄平正。行草灵活多变,勾连呼应,笔走龙蛇;三是和谐。一个字要和谐,有让左,让右之分,整篇作品更要通盘考虑,简繁、争让有度,相互照应。

  鲍乾中中国汉字实用艺术行草歌诀云:华夏五千年,文字载史篇;古人创造字,繁简天地悬;象形又会意,六法紧相连;动笔先动念,气重神自然;写字如打拳,用力莫平摊;有轻又有重,如指弦上弹;犹如歌与舞,节奏张弛间;写字先看形,结构不可乱;一字一幅画,形神不可偏;写活为标准,不论字繁简;重心要放稳,藕断丝相牵;千篇不一律,灵活法中现;心领神意会,出手有神篇。

  鲍乾中主张,学习书法要多一点主动性,少一点被动性;要敢于突破前人,勇于探索。创新和探险本身是一种最有生命活力,同时也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前进的动力。经过几十年的历练,鲍乾中书法造诣已达极高之境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创造并实现了中国书法艺术与现代数码的对接,把书法这门中国古老艺术通过数码进行了全新诠释。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和紧张的工作与生活,数码书法艺术带给我们艺术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精神上的领悟和享受。

(赵洪山  杨志东)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