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5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数据隐私保护仅靠自律


  大数据平台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时刻收集着用户的各种个人信息:消费习惯、阅读习惯甚至生活习惯。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成了大数据时代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就算不被淘宝“调查研究”,我们自身的数据也会被其他人“关注”。我们的邮箱经常不知不觉中被亚马逊的广告填满,浏览记录也被搜索引擎小心保存着。

  谷歌街景地图最近就遭遇了尴尬。谷歌街景地图需要采集很多道路和房屋的图像。但民众却认为这些图像会帮助窃贼选择偷窃目标。因此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房屋或者花园出现在街景图片上。而当谷歌同意将这些人的房屋和花园的影像模糊化后,又招来了这对于小偷而言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指责。

  一位从事互联网隐私保护的专家称:“目前在技术上还没有一个万无一失的隐私保护手段,因此目前只能靠大家自律。”这位专家建议,提供大数据服务的企业首先要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措施。

  其次还要保障用户对数据收集后如何使用享有知情权。此外,应该鼓励行业建立互相监督的机制。同时应该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通过立法来保护公民隐私的安全。

(易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