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清风明月好饮茶

□ 任 高

  初夏时节,我又一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在一个月朗星密的夜晚,我突发奇想地要外出品茗,寻找那失去的童年,寻找那人生的幽静。

  古人饮茶宜“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我仍凡夫俗子一个,既没有那份文采,也没有那份雅情,只是选择一种好的环境氛围足矣。于是我沏了一杯家园绿茶,提了一个暧水壶,独自一人走上了村前的一座古桥。古人说:“独啜曰幽,三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这时,天上洒下月光,地上一片银白。我一人独立桥头,一手托杯,一手扶着栏杆,面对桥下那条镀金泻银、最熟悉不过的家乡小河,勾起我尘封已久的记忆,引起我如此深深的眷念。在这里我生活了20多年,是父老乡亲教会了我撒种栽秧,也教育了我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那时节,是饥馑的年代,在这里我虽然苦度岁月,历经沧桑,但懂得了农村的艰辛,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桥还是那座古老的石拱桥,水还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流淌。可是当年曾在这条河里同洗澡、同摸鱼的童年伙伴,又到哪里去了?当年曾在河水两旁的田地里,同耕耘、同流汗的稼穑农友,如今又是怎样?或许他们都两鬓斑白,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了,或许早已作古,到天国漫游去了。人是无法逃避这一自然规律的,活着就是一种建树,一种创造、一种奉献,人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或许这就是必然。

  河边排排的杨柳已泛青披绿,轻风一摇,婆娑袅娜,姿态万千,示意感召人们在绚丽的春天要珍惜生命,编织出丰富多彩的人生。远山如黛,朦胧静卧,河中的水鸟偶尔发出一两声梦呓般的唧唧声,也有不甘寂寞的小鱼跳出水面的拍打声。月明如镜,地上掉根针也看得见,村静如月,树上的小鸟喁喁作声。我心若止水,聆听小村的天籁之音。天上的月亮好像在水中,水中的月亮好像在天上,地上的虫鸣也能入耳。站立桥头,“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串一串的禅味禅境,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化作一幅幅似有似无的图画。王维淡淡一吟“人闲桂落”,月下春山即刻一片空寂;苏东坡轻轻一唱“一樽还酹江月”,小河上下顿失从容。一杯清茶在手,品淡淡茶水,嗅缕缕茶香,忆浓浓乡情,犹如一位久别的游子,又回到母亲的怀抱,那种愉悦之情,总算了却了我多年的向往。

  这时节,风清月白,山村静寂,唯河水淙淙,茶香袅袅,田野透着一股泥土的芬香,大自然好像接纳了我,我也随缘地融入了大自然,这对我简直是一种最好的享受。走进了“天人合一”的统一体,投入禅的纯境。那种白日尘嚣的势利,物欲的引诱,生活的疲惫,竟忘掉得干干净净。一缕清风,一轮明月,无形中随着茶烟飘然而去,随着河水缓缓流逝。它们洗涤着我的尘埃,净化了我的心灵。

  一人在幽静的夜境中饮茶,使人品味出了茶的绝妙之处。月色淡淡的,茶味淡淡的,人生也是淡淡的,看来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月到中天,伴着一两声犬吠,我携壶握杯回房,这夜睡得特别香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