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5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田间地头呼唤“服务业”

□ 史 进

  在农业产业链上没有专业化“服务”,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这就如同没有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就没有现代大工业一样。农业落后,关键在涉农服务落后。一家一户传统种植方式,从良种培育到耕、种、管、收、售,往往遭遇农资质量难以保障、耕种费时费力等问题。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土地撂荒现象增多。而“合村并居”工作的推进,出现了农机具和粮食存放难等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适应新形势,必须改变农业生产模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如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忙季节打工和种田难以兼顾,合村并居、新型社区建设带来农民生产不方便,土地规模集中度低等问题,开展了大田作物“土地托管”服务。在生产和管理环节,开展农机“一条龙”服务,实施机械化作业;推行农资“一站式”服务,实行测土配方,开展“化肥直施”和“农药直打”;开展科技“全方位” 服务,对新品种、新技术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应用。在销售环节,开展代储、销售、加工“一卡通” 服务,为农民代储粮食,发给农民粮食代储卡,农民凭代储卡可以提取粮食,也可以折合支取现金,还可以到供销合作社的日用品、农资超市购物消费。

  在田间地头搞服务,受益的不仅是农民。据测算,开展大田作物全托管,经过平整和合并沟垅后的土地,平均每亩增加种植面积13%—15%;通过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统一浇灌、统防统治,每亩可减少农资、电力等投入100元左右;通过改良品种、科学种田,亩产出率提高10%以上;再是通过粮食银行、花生银行、专业合作社向农户返利和统一品牌营销,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不仅如此,供销合作社系统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连锁经营的经营服务网点,资产总额也在服务中加快膨胀,获得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监事会主任)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