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5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毒姜”上餐桌,谁之过?


 

  日前,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姜农滥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的新闻让大众一片哗然。而且,姜农对神农丹的危害心知肚明,使用过这种剧毒农药的姜,他们自己根本不吃。而就在此事曝光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要求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从严量刑,严打食品安全犯罪;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

  那么,“毒姜”上餐桌,究竟是“百密一疏”还是“监管漏洞”?

  “内外有别”让毒姜钻了空子

  近年来,我国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愈加重视。为什么用了剧毒农药的生姜还可以堂而皇之被运送到全国各地的市场内,原因之一就是农残检测“内外有别”:对出口产品要求很高,而国内销售的却“走走形式而已”。从“山东毒姜”事件中就可看到,那些用剧毒农药种出的姜,都有合格的药残检测报告。因为检测是由姜农自己送样品,他们只要找合格的姜去检验,就可以拿到农药残留合格的检测报告。

  除了这种使用了神农丹的“毒姜”,还有一种姜严格按照标准使用农药,这种姜是用来出口的。因为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据悉,安丘市对出口的高毒农药管理非常严格,每个镇和街道,每个社区,每个村都设有农药监管员和信息员,对农药的经营和使用实现无缝隙监管。

  可见,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及生姜种植过程中相关部门的监管漏洞的确存在,导致姜农钻了空子。

  剧毒农药杀虫属无奈之举

  按照农业部规定,神农丹只能用在棉花、烟草、月季、花生、甘薯上。而且对甘薯和花生这种食物还有特别规定。即使如此,在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上也有严格限制。而遭曝光的潍坊姜农每亩要用神农丹8公斤至20公斤,是规定用药量的3-6倍,而且在生姜的生长期内使用两次。

  然而,姜农表示,大量使用农药也属无奈之举。随着时间推移,农药的作用渐渐消退,病虫害出现“耐药性”,再加上影响面积扩大、虫害种类增多等不可控因素,以往可以产生良好效果的良性农药几乎无效。为保障产量,农民只能使用毒性更强的农药,并不断加大加重剂量。

  倘若专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不到位,农药使用监管缺失,农民将继续对“严禁用于蔬菜瓜果”的大字和骷髅标志、“剧毒”字样“视而不见”。

  紧急处置以免“后患”

  5月4日,山东省连夜派出工作组到潍坊现场督导查处。潍坊相关部门也着手对全市“神农丹”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情况展开彻底调查,对违法违规销售的“神农丹”农药进行集中收缴。据介绍,潍坊市将对查获的使用“神农丹”种植的大姜、大葱等农作物统一清除、销毁。同时,对各类农药经营户展开拉网式检查,对违法违规销售剧毒农药的经营户坚决依法依规处理。并由各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专门力量,帮助农民用科学方法解决生姜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此外,潍坊市要求各县市区围绕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进一步排查,全力堵塞漏洞提升监管水平。

  为彻底消除“神农丹”危害,峡山区排查队伍对各大姜种植区取样送检,一经发现使用“神农丹”,种植农户大姜将全面翻耕,相关部门同时启动对土壤的降解、排毒工作。

  有业内人士指出,所谓从田头到餐桌的监管方式,就是提倡监管前移,倘若仅靠事后“紧急处置”,对食品安全保障作用十分有限。

  (晓  李)


新闻链接

广州:江南市场销毁两吨山东毒姜

  5月8日,广东省广州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检测8个生姜样品结果公布,其中2个样品不合格,含有神农丹成分涕灭威。当日下午,2个样品涉及的56件源于山东日照地区的生姜,共约1960公斤已经被市场就地销毁。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已经进一步升级措施,要求没有检验合格证的生姜就地封存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市交易。

杭州:查到近500公斤生姜农残超标

  最近,浙江省杭州市农业局对流入杭州市场的生姜做了多种检测。共抽检了近500公斤生姜,农残定性检测中,这批生姜的检测结果阳性,疑似为“毒生姜”。

  今年3月份,杭州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曾检测出一批有问题的生姜,含有一种叫“毒死蜱”的杀虫剂。5月5日,近江水产农副产品市场也发现农残超标的生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