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5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王忠林的“质朴人生”


记者手记察

  初识王忠林主任,想到这是一位大省主管农业的厅级干部,一定“行政味”十足。没想到,一说话,竟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官架子。采访刚开始,王忠林就直奔主题,聊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些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应保护农民的利益,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王忠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王忠林严谨的思路、直率的性格、专业的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话中,王忠林道出了自己指导克山县仁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原则,有“两出”、“三高”、“四个越是”,简单深刻地揭示出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规律。寥寥数语中,足以看出王忠林对农民合作社的深入研究。这种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论断,正体现了当今国际合作制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为宗旨、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一人一票、盈利返还、不可分割的公共积累。如果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合作理念,要把农机合作社的这些精神提取出来,那是不可能的。而王忠林作为统筹农业发展的一把手,另辟蹊径,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创造性地提出公积金记入个人账户等同投资、未分配未分配盈余始终为零、合作社没有无主财产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农民合作社理论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理论的创新,一种观念的变革。

  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正是有了王忠林悉心的指导,从此赢得了社员的支持和欢迎。2012年仁发合作社总盈余2759万元,入社成员发展到1222户,这里面承载了王忠林多少心血和努力。仅2012年一年,王忠林主任就走访合作社100多家,在春耕秋收时节先后4次去仁发合作社,面对面调研指导,帮助仁发出谋划策。

  王忠林曾不止一次地说:“作为一名农业干部,为农民做点事,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从农村走出来,又回归农村,这是王忠林的人生路线图。只是源于对农民的热爱,对黑土地的质朴情怀,王忠林只要不开会,每月都深入农户家中,问收入问生产,这些已经成为他的一种工作习惯。

  采访当时,本报高级顾问、新华社《瞭望》杂志原总编辑陈大斌先生在场。陈老在农村合作经济领域有较深造诣,著述颇丰。王忠林对陈老推崇备至,甚是尊重。陈老下楼时,还没等我上来,王忠林已经快步向前,搀扶陈老,缓慢小心地往前走。此时华灯初上,我也没来得及按下快门,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很遗憾。但王忠林那尊重真理、热爱农民的质朴人格,却镌刻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始终定格在我的记忆中,反而倍加珍惜。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