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VIP客户营销做不做

□ 张一夫

  经济危机之后,很多品牌为了提高销售,加大了对原有的VIP会员这一部分重要群体的营销。对于定位中高端、经营十年以上的某企业,在总公司成立一个客户服务中心,类似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客户服务中心一样,主要以发短信、打电话的方式,针对公司全国VIP数据库的顾客展开电话促销。

  姑且不谈新成立的客户服务中心,对生意的增长有多大贡献,中心运作2~3个月后,却遭到不少顾客的投诉。顾客觉得仅仅因为办了一个会员卡,就每月都接到短信和电话,这简直是一种干扰。  

  三大暗示

  难题就摆在了营销团队的面前,如果不与这些顾客联络,时间久了,顾客会遗忘公司的品牌,会被其他的竞争对手所争夺;但是如果打电话、发短信,去做这种主动的推介和营销,客人又觉得这是很大的干扰,客人的不满无论是对企业、对品牌,还是对产品以往的高级定位,都是一种伤害。得罪了顾客,顾客怎么可能愿意再回商店购物呢?或者如此的烦扰,顾客还敢到你的门店再次购物?避之唯恐不及。

  究竟该不该做类似的营销呢?首先需要思考此类短信电话所传达给客户的暗示信息。

  第一个暗示,公司品牌的生意不理想。一个品牌的生意不好,就意味着它的市场份额在下降。市场份额下降,那么针对于高档定位,甚至是有些奢侈定位的高级服饰,说明这个品牌已经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甚至不是业内人士追求潮流的首选所在。

  第二个暗示,促销意味着降价。而且每个月都在打电话、发短信,做一些降价促销活动,产品的价值自然大打折扣。以前用原价所买的东西究竟还有多少真实的价值?促销的价格越低,活动做得越成功,销售的数量就越多,买的人也越多,品牌本身原有的奢侈地位也跟随降低。如果很多人都可以买这个品牌的产品,那么高级的东西也就不高级了,奢侈的东西也就变得不奢侈了。

  第三个信号,就是这种类似于通信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往因其自身服务水平、服务流程等,消费者对此已是诟病多多,高级品牌借用这种方式,消费者对此习惯性的第一反映,多为负面,根本不可能营造出个性化的尊贵服务。  

  分店单打独斗好不好

  分店去做好不好?门店的优势是,对消费者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可用熟悉的当地口音与其交流沟通。但门店人员大都是终端商品销售的人员,对于电话营销比较陌生。如何用电话跟顾客沟通,是一门需要很高技巧和专业训练后才能具备的素质。电话营销与终端销售对人员素质要求差异很大,好的电话营销人员比好的终端导购还要稀缺。

  总公司如何完成在短期内,全国所有门店至少1人成为合格的电话沟通人员?不仅投入的培训成本巨大,而且分店服务的过程是非常难以监控的,一旦出现了问题,后续的补救措施也无法快速跟进。可见转移到门店去做,不仅成本高,而且难操作。  

  促销短信电话要不要

  品牌推出的所谓新品,对顾客有什么好处?促销的特价对顾客有什么核心利益?是不是这一类中高档定位的顾客,只要降价,就可以驱动购买?事实往往不是这样。高端的VIP客户经常感兴趣的不是折扣品,而是新品。

  短信相比电话,对顾客的干扰要小。正常情况下,人们对一个短信的判断,首先看是谁发来的。如果是属于朋友、亲人、客户、同事,不管发什么内容都要打开看看。如果不是熟悉的人,那么该短信是否被留意,主要是看内容对自己有没有价值,有价值就保留,没有价值就是垃圾。信息泛滥的时代,谁都厌烦不对口乱发的垃圾短信。

  既然是本土运营的高档品牌,365日天天开门,永远都有充足的货品供应。有多少比例的中高档消费者,会为月月都有的特价而专程购物?又有多少比例的消费者,会为一个系列的新款而特别去购物?或者把这次购物安排在自己繁忙的行程中?即使有用的短信发得不当,也会令人厌倦。

  而电话对比短信,更能直接与顾客进行沟通交流。好比电信的很多套餐产品也是通过人员打电话,向顾客推介的。要是每一年办一次丰厚的会员回馈活动,一年一次的电话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每个月都要打两次以上的电话,只是为了告诉:你该买东西了,我们降价了,我们出新款了,我们开新店了,你很久没有来光顾了等等。不要说顾客,自己想想,如果每月接到这样的电话,会有何感想?你可能第一个感觉是,再也不想到这家商店购物,再也不想选择这个品牌,因为你觉得自己很大程度上被干扰了。  

  VIP营销要不要

  当然要做!但是没有档次的低级营销只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不考虑顾客感受只关注自己利益的做法,当然令人回避。不能仅仅是“告知式”的营销,更不能是“广告式”的营销,商业社会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告知与广告。人们因为厌烦被厚厚大版广告充斥的报纸而拒绝购买,哪怕1元钱还外送一瓶饮料!

  在与顾客的沟通中,VIP营销更应该是一种高级别、高层次的“文化营销”与“个性服务”,无论是方式和内容,都须体现高档产品的尊贵本质。不能因为生意下滑和经济危机,就改变对顾客以往的尊重(不让顾客感觉到干扰也是一种尊重)。

  营销所体现的方式和内容,必须与品牌的定位是匹配的,哪有高级的服饰,低档的服务,低档的营销?电话打了,短信发了,顾客不仅不认为是干扰,还非常感激你,这就是正确的营销之术!所以,高品质的品牌需要彻底升级为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阶段。这并非专家的断言,而是消费者时代的要求。

  很多事情不需讨论是否能做,而是如何做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实VIP顾客营销企业最难超越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期望与要求。

  既然认为短信不适合发广告,可以发一些问候。比如“端午”节到了,要发问候短信给VIP客人:“开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公安局已经开始通过运营商来提醒大家了;“假日期间去旅游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类似短信亲人朋友也可能已经有提醒;“到我们店里来喝喝茶,坐一坐吧……”只是这里不是茶叶铺。

  如果不上网、不下载、不转发他人短信,可否找到“一条”能够让顾客识别带有品牌基因,感动和喜欢的短信呢?

  看似是一件好像不难的事情,但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可在公司做个短信征集,一定能能够找出那些让顾客心动、让顾客感动的,带有公司品牌文化基因的短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