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企业家、企业管理者来说,最糟糕的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没有醒悟到,今天我们在充分享用新技术带来的大幅度劳动生产力提升的同时,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经济体系:一个无法靠增加员工人数或就业人数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体系。
企业在用人方面必须刷新思维。研究显示,面对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规模使用,有三种人是当今企业必须面对的,能否用好这三种人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愿景分享者
这类员工的特点是:他们高度认同公司的长远战略和定位,并为之激动和兴奋。一般该类员工在企业的比例不到20%。如果按70后、80后、90后来分开看,“愿景分享者”多为70后和80后。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这类员工几乎就是公司的生命线;对于大企业来讲,这类员工的重要性很难体现,但在关键岗位和关键事件上,该类员工凸显重要。
目前,大规模的员工忠诚度很难维系,但是“愿景分享者”是看好公司的未来的、对公司的变革措施有很大的容忍度。
湿凤凰
“湿凤凰”是指那些背景和经历如同“凤凰男”、“凤凰女”,但在早期成长道路上不顺利甚至摔过跟头、吃过失败和挫折滋味的年轻人。他们不是单靠读书好、一条窄道走出来的,而是读书不一定好但人生阅历丰富、成熟度高。通常是那些“湿凤凰”们可以接受更多挑战。
在今天,全世界各行业的知识和数据就在每个人的指尖上,一触即得。员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已经不在单靠企业的培训或什么证书资格考试,更多的是靠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学习态度和敬业精神。
企业的确离不开高精尖人才,但“湿凤凰”们能以最低的成本发展成高精尖人才,如果他们是真正的凤凰。一位普通的医生,指尖上的百度让其大大缩短和名医的距离;一位普通的教师,指尖上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使其进入名师行列。企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湿凤凰”。
超级兼职者
今天我们进入的经济体系,不但是无法靠增加就业来拉动发展,而且是“减员”可以做更多的事。那些被技术武装起来的专业人士,开始发挥他们从未有过的能量,当然也开始挣得他们过去几倍的薪酬。
这些人不是过去的低收入、低学历的“临时工”,他们是“超级兼职者”,拥有一流的学历、一流的工作经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我们必须彻底放弃对“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的陈旧定义,大家必须接受“项目”或“任务”这样的理念来对待企业的运营管理。
事实上,这类“超级兼职者”已经开始冲击我们今天的企业。企业家、企业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释放这类人员的能量。我们企业的无法被他人取代的核心东西是什么?如果“超级兼职者”不会取代这些核心东西,他们会如何不同地为企业增值?什么样的雇用和被雇用关系是最合适的?
而三类人才也有各自的短处和潜在的问题,比如“湿凤凰”们,艰难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凤凰男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同时也会形成一些不好的特点,比如说容易斤斤计较、胸怀不够宽阔、不容易信任他人、不会跟别人分享等,这些特点会成为其事业做大的障碍。同样,对“超级兼职者”们的管理将要求企业增强对“项目管理”的力度和范畴,以及如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商业机密的管理流程。
当然,最终我们还要遵循“人品第一、技能第二”的两个纬度来选拔和使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