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4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商业地产急需突围


  商业地产的经营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子商务的高速崛起让曾经的商业综合体变成了线下的“免费体验店”,消费者埋怨商场里的商品价格过高,令人望而生畏;厂家埋怨利润被区域经销商所占有,自己不挣钱;经销商埋怨主力商场高昂的租金和各种费用,自己同样不挣钱;商场苦于居高不下的土地成本和税金,各种财务费用摊销下来并不盈利,认为钱都被政府拿走了;政府也有苦说不出,庞大的投资建设开支已经让地方财政濒临破产边缘。

  这个恶性循环一直在延续,并非只是因为内需萎靡而导致商业萧条。商业地产从发展模式上看,其传统运营形态已经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

  可以说,一铺富三代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以占领“消费目的地”核心空间为主体的传统商业模式正面临变革,除了传统优质特色市场因旧城改造而整体搬迁的集聚群,可以依靠过去的传统批发渠道迅速做热一方,其他企望依靠知名商家品牌扎堆开店来拉动人气与业绩的做法,往往会遭遇漫长的预亏期,而现金流并不充裕的企业自然深受其害。

  通过分析许多案例,我的启发有以下四点:

  一,商业地产在初期销售时不可过度承诺,散售门店会导致后期管理及业态招商对象不可控,若现金流能支撑的前提下,应尽量保持只租不售,宜早些开发配套公寓等产品先销售减轻压力,合理布局商业综合体,合理规划开发节奏和顺序是关键。

  二,背后面朝马路的门店商业价值并不高,往往街道越宽门面聚气效果和商业价值越差,商业综合体规划时不应盲目迎合政府少数领导的权力审美,一味追求宽大气派,应以商业发展的规律为一切工作的基础。

  三,回租统一管理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市场定位工作应提前而非集体浮躁失措后来补救,也不该时常摇摆,在品牌定位和业态格局上反复折腾。

  四,二级城市的商业地产招商、定位等工作,更应该请专业咨询和服务机构协同操盘,更应该主动结合线上线下互动的创新手法,更应该结合旅游地产的部分特质,让每一个角落都是风景,成为城市慢生活消费和体验的目的地,购物只是在这片“风景”中“顺便”完成的结果,让购物过程变得更愉悦,这也许是商业地产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

(杨鹏博)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