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这是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提出的服务理念。
在省联社的带领下,江西省永修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大力优化业务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按照互动发展的战略要求,积极抓住发展机会,争取优质客户,为永修县的老百姓献上了一份丰盛的“服务大餐”。
与客户共成长
张赛芳的西海土特产专营店里,每种土特产的包装上都印着“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扶持项目”。
2010年3月,从浙江老家移民来的张赛芳,看到江西省永修县土特产发展的机遇,联合一些下岗的姐妹,组建了张赛芳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在易家河村开办了一家西海土特产专营店,经营地方特色产品。
门店有了、原料购进了……初期投资后,张赛芳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计划因为包装的问题卡了壳。“每一种产品都要用不同的包装袋,可是钱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张赛芳急得束手无策。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张赛芳来到了永修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说明情况后,农信社的客户经理调查走访了她的门店——看到仓库里堆得高高的品质上乘的土特产品,客户经理的心里有了底。
很快,张赛芳拿到了第一笔120万元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这笔贷款也促使她做出一个决定——给所有产品的包装袋都印上“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扶持项目”,作为对农信社的回报。
3年过去了,张赛芳的西海土特产专营店早已成了永修联社的老朋友,也成了当地妇女创业的典范。随着业务的发展和该地区的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扩大,该合作社目前正在易家河村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农副产品展示中心、标准厂房,建成后将形成产、供、销、游等综合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将可提供新增近百个就业岗位。
谈到未来的打算,张赛芳拿着规划图指给记者看——厂区中间建展示中心,后面建冷库,周围规划停车场……随着业务的扩大和旅游的发展,张赛芳的目标,是逐渐打造一家集产、供、销、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
在永修县,受到农信社扶持的不仅仅是张赛芳和她的姐妹们。早在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永修联社就注意加强对合作社的信贷倾斜,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在易家河村柑桔专业合作社,打造“易家河”、“独一处”品牌柑桔;在白槎早熟梨专业合作社打造“永秀”品牌早熟梨;在灵杰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秀域”品牌鳜鱼等等。永修联社支持一个合作社,惠及一批专业户,通过“一村一品”带动一方产业。农户们也由过去单兵作战的分散经营,逐渐走上了规模化、品牌化、组织化的现代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拓展企业规模的“助推器”
“感激!”
一说起农信社,九江金凤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经理曾小英脱口而出。
2011年,是金凤凰发展中关键的一年。面对凤凰玉石和微晶玻璃装饰板越来越好的市场前景,金凤凰扩大了生产规模,建设了新的生产线,一时形成流动资金的短缺。在当时信贷规模从紧的大环境下,到哪里去找一家银行能一次性发放近3000万元的资金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金凤凰的负责人敲开了联社营业部办公室的大门。这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10年,金凤凰就曾向永修联社贷款400万元。而这一次,近3000万元的信贷需求,给永修联社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得知情况后,永修县联社对此非常重视。为了解决难题,永修县联社在九江市全市农村信用社范围内发起了社团贷款,由于金凤凰自身实力雄厚,抵押物充足,邀请函一发出,很快就有几家邻县信用联社响应。
短短两个月,金凤凰3000万元的社团贷款就批了下来,公司在顺利完成新厂的设备调试后迅速投放生产。谈及那两个月的焦急和辛苦,信用社员工的笑容里带着一丝腼腆:“这是我们应该为客户做的。”
如今,金凤凰的发展如鱼得水,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设备成为了九江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龙头老大。目前,公司已完成了在香港H股上市的前期审计工作,有望成为永修县境内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面对永修县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永修联社积极投身其中,将自身真正打造成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截至2012年12月末,永修县农村信用社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6691万元,较上年末净增6094万元,其中新增中小企业客户10户,发放贷款7095万元。
多措并举促繁荣
让永修县居民真正在意的,并不仅仅是农信社做的那些“大事”。
交通便捷、山川秀美的永修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近年来资源的逐渐开发,土菜馆、农家乐一家接一家开了起来。虽然店面小、抵押物少,可永修县的店主们并不为此感到发愁——申请永修联社的联保贷款解决流动资金难题对他们而言已是轻车熟路。和农信社的合作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可以为他们获取当地旅游业的新动向,何乐而不为?
旅游的新动向从哪来?
西海不是海,然而庐山西海的胜景足以媲美大海。庐山西海的开发公司拥有庐山西海码头营运、岛屿开发、水上项目等多种资源,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永修联社对接庐山西海旅游开发项目,目前,开发公司已从联社获批贷款1.2亿元。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到位的服务,关注当地旅游业动向,是永修联社的“必修课”。
和土菜馆的老板们一样不为资金感到焦虑的,还有永修县下岗再就业的工人和返乡创业的农民。
“农信社的根在农村”是理事长余德时刻提醒自己的话。农民工返乡创业,农信社提供创业贷款;农民想盖新房子,农信社办理建房贷款;工人下岗再就业,农信社给予就业贷款……仅就业贷款一项,永修联社已发放约1.8亿元,在全省位居前列。
立足县域,服务“三农”,在小微企业发展的路上,在人民生活的身边,农信社搭把手指方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逐渐在永修联社的扶持下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