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4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浙江省台州市社:推行农资“全优保”绿色作物方案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供销合作社发挥系统优势,以“源头控制,绿色植保”为理念,大力推行“全优保”(全套的农资组合、优质的技术服务、保质保量的收成)绿色作物方案,以源头“肥药双控”确保农产品生产环境优化、农业投入品安全,农村生态环境宜居。目前,“全优保”已注册商标,在该市西兰花、西瓜、葡萄、柑橘等作物中广泛推广,约使作物病虫害用药防治次数减少30%,节肥30%,亩增产15%-20%。“全优保”系列无公害大棚西瓜、西兰花、早熟蜜柑、东魁杨梅、草莓等5个作物培育方法已申请通过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专利。该“技物结合”科技推广服务模式被评为“浙江省服务名牌”,被浙江农村信息报称为“农化服务的浙江新探索”。      

  源头把关

  编织农资绿色网络

  该方案以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为目标,坚持从源头到终端“三个方向”编织农资绿色网络。一是掌控上游,争取绿色农资。以高效无残留农药、水溶性肥料、中微量元素等绿色农资商品为目标,以总经销、总代理形式与国内外123家厂商友好合作,并与美国陶氏、韩国SK、德国拜耳等全球性农化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牢牢掌控前瞻性、资源性绿色农资商品。二是横向流通,连锁配送实现全覆盖。全系统发展农资连锁网点1281家、配送中心29个,网点乡镇覆盖率100%,农资市场占有率80%以上。开春以来,市社每天出动农资配送车辆100余次,及时送到农户。三是服务终端,一站式服务到田头。全系统在临海永丰、涌泉、上盘及海南、广东、云南等台州经济作物集中区成立农资综合服务中心47家,春耕期间,帮助合作社进行土壤分析600余份,制定标准化生产方案80多个,与农民无缝对接服务。      

  生产控制

  设计农资配方

  自2003年起,该市供销合作社通过大量的农民培训会、农资销售网点记录、农技服务呼叫系统等渠道收集信息,整理建成2万余份农民档案。农技专家根据农民档案,结合农民用药习惯、实地测土配方、试验筛选等,量身设计“全优保”农资配方。配方采用优质、高效、安全的绿色农资商品,配合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2012年,“全优保”在水稻生产推广,亩化学农药折百用量较常规减少一半以上,防治次数从8次减少到平均5.5次,平均每亩减少药剂成本约30元,人工成本约40元,亩产量增加40—60公斤。“全优保”方案的推行,省时省钱省力,受到了“投资型、技术型、年轻化”的台州种植主体欢迎,使更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信息保姆

  形成可追溯体制

  台州市社通过建立2万余份农民档案,利用“农业云”平台的农资经营管理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系统、种植标准化GAP系统、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等,对实行“全优保”农资方案的所有农产品实行二维码综合管理。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通过手机等终端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该产品施肥用药情况,为质量安全责任追究体制提供保证。如从2003年起,台州农资公司在上盘西兰花出口基地成立作物专门店,深入实行“全优保”作物方案,使西兰花用药次数减少40%,节肥30%。其严格生产过程、农资使用档案,使西兰花出口有效规避绿色壁垒,至今6000多批次顺利通过日本“肯定列表”,无一因农残退货。

  农技示范 

  传播农资绿色防控理念

  “全优保”作物方案在实践中致力以示范引领,培育新型农民。如对涌泉“忘不了”柑橘基地实施“全优保”作物方案,统一育苗、标准化生产、配齐农民档案,改良传统种植方法,使柑橘突破完熟弱势栽培技术。“忘不了”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实现产值6800余万元。“忘不了”合作社的示范,彻底改变了农民“农药臭的就是好的”、“多施肥多增产”等错误观念,形成了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的观念与习惯,为涌泉5万亩柑橘的品牌化经营提供了技术依托。开春以来,针对早稻、果蔗、柑桔、番茄、草莓、露地西瓜等不同作物,全市供销合作社已开展免费培训50余场,共培训2500余人;受理60多个免费咨询电话,并进行上门服务;发送农技短讯1500余条、发放《植保园地》600册,将农资绿色防控理念传达给农民。

(浙讯)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