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发展需要解决或突破的问题其一是要推广茶叶的健康知识,提升喝茶的价值认同,倡导饮茶之风,培育饮茶习惯;其二是必须大幅降低消费者喝茶的间接成本,就是消费者从产生买茶意愿开始,到冲泡茶叶、喝到口里的整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时间、精力、情感等因素,以及与此相关的非直接货币的有形与无形代价。前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而后者则是茶叶企业尤其行业龙头的责任。
中国烟、酒行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已经完成品牌化过程,进入现代化商品阶段,行业集中度很高,10亿级的企业还算是小企业,百亿乃至千亿级的企业才称霸得了市场。而同样是在今天来看茶,业内过10亿的企业能有几家?茶叶的品牌化才刚刚起步,而且进展艰难,茶叶主流还停留在农产品领域,现代商品化的运行水平很低,行业集中度更是处在“沙粒化”的状态——万户割据、无一王者。
现代商业之比较
现代商业是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基础,以信息化时代为背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物,包括消费者研究、技术更新、产品研发、标准化生产、流程化管理、品牌化营销、模式化复制、现代化物流、消费者体验、个性化定制、信息化数据等,企业管理务必不断精细化,产业运行效率也须不断提高。中国茶业的最大危险是至今还游走在现代商业之外,仅仅就生产装备这方面,就和现代化水平高的其他食品行业至少落后20年。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我们难以取得日益成为市场消费主体的年轻消费者的欢心,难以借各种现代科技手段达到产业消费的突破,让“轻松一杯茶,健康中国人”的呼吁成了空喊。
中国茶业的落后有着多方面原因,但首当其冲的是中国茶企业的经营理念落后,管理能力、人才水平,以及经营规模,产业运行方式与运行效率都较低下,都难以参与现代商业竞争,至少在现代商业竞争中难以取胜。
所以,中国茶业需要外部力量的进入,包括外行业的理念、人才和技术,再就是亟待外部大资本的介入。但是,中国茶业的确具有其特殊性,包括最后终端的消费心理、消费理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等也有一个变化和成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我们要尊重中国茶业的历史背景、产业现状和行业特点,不可急于求成,中国茶要腾飞究竟需要5年、10年、还是20年?这恐怕还依赖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茶业镶嵌在整体的中国农业之中,而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已成为国家的攻坚战略了。
独有的“体验式营销”
最后,我们讨论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中国的茶叶零售终端必定摆放有一张茶桌、一套茶具,还有美女茶艺员,进店的客人都能享受到免费品茶的待遇,不管你买不买茶,销售人员都是热情有加,客人希望品什么茶,店主都毫不吝啬。这恐怕也是中国茶行业独有的“体验式营销”吧。
中国经济发展太快,中国社会变化太快,中国茶业需要跟上,打造唯一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