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茶大省的江西,茶文化源远流长,现在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茶馆也是遍布大街小巷。南昌的茶馆自唐始,已有千载的历史,古时江南一代,属南昌茶馆最多,且许多茶馆的规模都非常大。北京人、四川人多称茶馆为“茶园”,广东人称之为“茶楼”,海南人称之为“茶店”,闽南及潮汕人称之为“茶桌子”,而南昌人则称之为“茶铺”。
以旧南昌“七门”为基本框架的老南昌城,在民国时辖区人口近20万,属于中等城镇,可是居然存在着200余家茶馆。总的来说,城外茶馆多于城内,巷弄茶馆多于大街。
老南昌的茶铺分为高中低三档。高档的环境很好,装潢考究,一般为两至三层楼,且楼上都设雅座,以茶为主兼卖小吃,同时有清音、曲艺、琴棋等活动。中档的多为木质二层楼建筑,楼内采光条件不佳,通风条件也不是很好。装潢上一般为木板墙,以青石板铺地,柜台设在一楼,茶桌为八仙桌,四周佐以高脚条凳,卫生条件良好。低档的南昌人唤作“茶店”,设备更加简陋,面积更加狭小。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南昌开始出现一些带有文化色彩、由相关部门协办的“茶艺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具有现代气息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般散布于豫章城的大街小巷,南昌的新派茶馆文化也随之形成。如今,走在南昌城的街头弄里,“茶铺”二字虽然还能在南昌方言中觅得其踪,但是在茶馆门口各色流光溢彩的霓虹灯上,却多见“茶馆”、“茶艺馆”、“茶道馆”、“茶坊”、“茶室”、“茶吧”之类的词汇。
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昌茶楼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为茶艺馆,茶桌、茶具都十分考究,大厅内常以古筝为背景音乐,每天定期举行茶艺表演和其他与茶文化有关的事宜,其价位相对较高,主要消费群体为社会中高层人士,主要消费内容为饮茶、欣赏茶艺表演、洽谈业务、聊天等;二为西化茶楼,此类茶楼格调尽显欧洲古典风情,室内装潢高档华丽,室内背景音乐以萨克斯曲之类的轻音乐为主,茶楼不仅提供各种品质的茶水,也有咖啡、牛奶、红酒、糕点等多种食物;三为一般茶楼,格调多以中式为主、西式为辅,背景音乐以轻音乐为主,主要经营茶水,高中低档茶以及功夫茶具,一应俱全,消费人群主要为中青年,茶楼内环境一般,打牌者众多;四为综合型茶楼,不仅喝茶,还提供餐饮、棋牌、KTV等综合服务,形成“吃喝玩乐一条龙”。
目前,南昌出现了一些会员制茶楼,装修古典,有评弹说书也有字画欣赏出售,但消费不低,它们正在逐步复古南昌茶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