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因病去世,享年85岁。他自1957年起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当了48年的村党委书记,被冠以“中国最有名的农民”、 “农民企业家”、“农民思想家”等称号,将贫穷落后的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华西村建设成为30平方公里的中国公认的“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能从自然资源很差的小村庄成长为现在的天下第一村,有何秘诀?吴仁宝为何能够成就华西村?
我曾经对我国部分“超级村庄”的带头人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发现这些带头人都有如下特征:年轻时大都出去见过世面,在外面扩大了眼界长了见识,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也知道了外面的世界需要什么,当然还有可能积累了一定的人脉。目前我国中西部的许多农村还比较封闭的,只有见识过外边的世界、受到过启发和挫折的人,回到家乡后,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家乡的人力物力财力,成就一番事业。
离吴仁宝不太远的还有一个百亿元村带头人吴栋材,他比较低调,知道的人相对少一些,但他的成绩丝毫不比吴仁宝差。
吴栋材老先生也是在年轻时当过兵,出去做过生意。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选派为一个新村庄的带头人。上任时村里一穷二白,但他见过世面,知道当时养鱼很赚钱,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大家挖塘养鱼,掘到了宝贵的第一桶金。此后,他又带领村民开始炼钢,从小钢炉发展成为一个巨型现代化的钢铁厂。目前该公司总资产145亿元,2007年销售收入246.57亿元,名列全国企业500强第192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97位。
这些致富带头人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返乡创业者。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一方面人口很多,但另一方面人力又极缺,农民迫切需要领头人。中西部农村最缺的就是这种见过世面,又能带领大家致富的能人。而在外闯过,见过世面的返乡创业者天然会成为未来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当前,中西部许多能干的人都外出打工了。要更好地建设新农村,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能干的人回到家乡创业。
目前,农民返乡创业主要面临创业环境差、缺乏启动资金支持、使用土地有困难等问题。从长远来看,给创业的农民以启动资金支持,改善他们的创业环境,才是国家发展的大计,能促进农村的真正进步。目前中西部农村的创业环境较差,迫切需要软硬环境的改善。
因此,改善中西部的创业环境,需要政府出台优惠的创业政策,比如每年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定的返乡创业资金,让那些真正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领头人”得到启动资金,带动一方人民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