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3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党国英:积极稳妥发展我国家庭农场


  发展家庭农场需要有多方面的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但最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稳步推进城镇化,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真正安居乐业。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不住,他们也就不会放弃农村土地。有的农户实际上已经在城市就业,但他们会把农业当作副业,马马虎虎耕作。这当然不利于土地流转,不利于家庭农场发育。为此,要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计划生育制度,还要调控房价,给农业转移人口定居城市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二,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央目前推进的土地承包长久不变政策、土地确权政策,都有利于土地流转,有利于家庭农场发育。今后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促进土地产权明晰化,逐步让家庭农场更多地耕种自己的土地,舍得给土地投入,提高农场经济效率。

  第三,要提高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专业分工水平。家庭农场发育会对土地整理、经营管理和技术吸纳提出新的挑战,政府不仅应有资金扶持,还需要在教育培训方面给予支持。可以试行“注册农户”制度,提高资金支持的“瞄准度”。政府还可以支持城市资本进入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领域,加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增强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家庭农场兴起以后,会真正产生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