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3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顾客眼中的商品丰富度

□ 中 品

  顾客从卖场中得到的满足并不仅限于能够买到价格低廉的商品,除此之外,顾客还希望能够在卖场中轻松自由地购物,以及能够在丰富的商品中进行挑选。

  顾客对商品丰富的理解与期待,主要出自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主要由购买过程中的个性化心理和从众心理两个主要因素构成。

  个性化心理是指顾客在购买自己所需商品时,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独立的判断进行挑选和做出购买决策的心理。

  个性化的心理活动在购物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排斥在卖场中人为的强制性的推销;追求与他人的不同点;即使购买的商品不如意,由于是自己挑选的心理上也能接受;认为陈列量少的商品是别人挑剩下的;以商品种类的多少来推测卖场的受欢迎程度等。总之,从个性化心理出发,顾客首先希望卖场的商品品种要丰富,只有商品品种的丰富才能满足顾客选购商品的乐趣。

  从众心理是顾客在购买过程中,通过购买与他人相同的商品而求得安心保证的心理。因此,在购物过程中,主观地推测大量陈列的商品一定是畅销的商品;推测大量陈列的商品一定是质量好、新鲜的商品;认为如果是不好的商品不可能陈列那么多;如果商品的确有问题受损害的也不只我一个人等。总之,从众心理是从每个单品的陈列丰富中寻求一种购物的安心和放心。

  顾客对感受到的商品丰富的评价是由商品分类的方法、商品构成的方法、商品陈列的方法等共同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其中,商品构成,即价格带与价格线的设计是核心问题。没有一个合理的商品构成,所谓商品丰富也就无从谈起。

  通过对顾客购买中心理活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顾客在卖场中理解与感受到的商品丰富主要有三个层面。

  商品的种类要多。商品种类多并不意味着单纯地大量增加品种的数量。为了使顾客感受到商品种类的丰富,可以在不增加品目数量的前提下,将品种按照用途和使用方法细分化分类,并分别加以陈列,同样可以实现种类的丰富。

  商品的品目要少。为了使顾客感受到品目的丰富,首先要收缩价格带的上限与下限。不管有多少品种和品目,如果它们之间的价格差距太大,那么顾客在挑选商品时不仅失去了可比较的对象,而且增大了顾客的购买风险。另外,价格的种类也不宜过多。如果价格种类过多,而且每个品目之间的差距只有0.2元或0.5元,那么就会给顾客的挑选带来很大的困惑。因此,在一个狭窄的价格带内,组织可比较的价格种类和品目,并把成为比较对象的品目就近陈列,才能创造出品目丰富的效果。

  单品大量陈列。商品的大量陈列并不等同于商品的丰富。单品的大量陈列是建立在对价格带和价格线(即商品构成)的认真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加分析地大量陈列商品,不可能使顾客感到商品丰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