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听报告 树信心

□ 本报记者 张高科

  3月5日,两会代表、委员齐聚人民大会堂,聆听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一串串数字的力量不可忽视。一些外国媒体直言,中国的发展不可思议。

  的确,5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财政收入5年前是5.1万亿元,去年达到11.7万亿,5年翻了一番还多。因此,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总理从8个方面对5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进行了总结,总结不仅得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实践经验,而且明确了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使中国国际形象显著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总理在报告中提到,5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水电、风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还有农产品产量方面实现了多个世界第一。这些数字不仅是非常重要的标志,而且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同时也标志着技术的进步。

  总理在报告中提到:5年来,中央对“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并且强调,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管当前也管长远,是长期的指导思想。这既体现了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也是对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的人员的鼓舞和支持。在听取报告后,不少关注“三农”的代表和委员表示,政府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是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和肯定。黑龙江省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在听取报告后激动地对围堵的媒体说:“作为基层的人大代表,我就是希望能带领老百姓致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总理的报告令人激动,振奋人心,让我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报告用一系列的数据,展现了我国过去5年时间发展的成就,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见证了这5年的变化,并且从不同的岗位,参与了这5年的建设和发展。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政府的支持和各界代表、委员的积极建言献策,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报告所绘就的未来发展蓝图一定能够实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