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因酒鬼酒的塑化剂事件,有媒体记者决定将白酒样品送检。
第一份检测报告
送检之前,该记者找到SGS上海实验室(下称“SGS”),其表示可以接受个人送检。
公开资料显示,SGS译为“通用公证行”,其总部在瑞士的日内瓦,在全球137个国家设有1350多家分支机构、专业实验室和7万多名科研人员、工程师、博士、化学家等检验人员,为中国境内首家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ISO17020认可的第三方合资检验机构。
随后,该记者在上海五粮液旗舰店只购买了一瓶五粮液1618作为检测样品,并派专人送往SGS,要求检测铅、甲醇、氨基甲酸乙酯及农药残留的含量。
在SGS出具的五粮液1618测试报告中显示,五粮液1618甲醇含量一项的测试结果为699mg/L。
五粮液白酒资料显示,五粮液1618是以谷物为原料, 因此按照“蒸馏酒的甲醇的理化指标为:以谷类为原料者 0.04g/100ml”的国家标准计算,五粮液1618甲醇含量699mg/L(0.0699g/100ml)的检测结果超标。即使是按照新标准折算,该甲醇含量也大幅超标。
第二次“乌龙”报告
因该检测结果显示五粮液1618严重超标,为谨慎起见,该记者通过SGS业务人员联系上负责该项检测的技工人员陆先生,针对699mg/L的检测结果是否确信可靠一事,陆先生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要求其将电子版检测报告寄回SGS,“以便研究”。
1月18日,该记者收到SGS出具的第二份检测报告。
该报告显示,五粮液1618的甲醇含量由原先的699mg/L变更为104mg/L,按照国家标准计算,此次检测结果不存在超标现象。
但是,第二份报告除了样品名称与甲醇含量有变动外,其他科目与检测结果皆与首份检测报告一模一样。并且,两次检测所采用的甲醇检测方法均为GB/T 394.2-2008酒精通用分析方法。
负责五粮液1618检测项目的SGS技术人员陆先生表示,第一份报告显示检测样品名称为“五粮液1618”乃工作人员违规所致。
检测方无法自圆其说
针对两个标准GB/T 5009.48-2003 和GB/T 394.2-2008检测出来的结果是否一致时,有食品检测专业人士表示,检测方法不一样,参照的标准不一样,得出的结果也可能会不一样,且新的甲醇含量结果104mg/L与首次结果699mg/L相差太大,不符合常规。
此外,SGS也表示,他们的检测过程和结果均经过多方人士再三核实才会盖章,作为老牌检测机构的SGS,两次都出现细节错误的可能性不大。
一瓶酒,同一个检测技术人员,用了同样的检测标准,出现了不同的报告。在两个月的检测、沟通过程中,SGS不同的检测结果,到底是技术本身有问题?还是另有原因?
(罗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