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2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上获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9年来,中央、地方财政投入逐年加大,但农机购置补贴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违法违规问题:单位违规收取推广费、农机化部门工作人员接受企业贿赂、农机生产和经销企业骗套补贴资金等。2012年农业部共取消或暂停26家农机生产企业的产品补贴资格和46家经销企业的补贴产品经销资格。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坚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与高效规范廉洁实施政策相结合,强化农机化管理部门内部约束,找准风险点,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内部约束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协同监督机制。同时,对各地补贴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对投诉举报的问题和线索,做到凡报必查、一查到底。
为从制度上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过程公开、透明,农业部鼓励各地开展创新试点。目前,一些地方开展的“阳光行动”、“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操作方式,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农业部强调,要因地制宜不断完善风险防控、监督检查、信息公开等方面制度措施,严防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腐败、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把这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好。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