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守望幸福的基层配送员

□ 本报记者 张 成

  社员网配送员与客户在清点订购的蔬果

  记者感言

  对农业和新闻并不陌生,但用新闻来诠释和报道农业却是第一次。农业关乎民生,如何用手中的笔将农业发展与状况展示于人前,将是我最大的责任和荣耀!

 

  冬日的北京,寒气逼人,清晨,大多数人还在好梦方酣的时候,有一群年轻人已经奔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厢式货车里载着新鲜的水果、蔬菜、粮油,目的地是北京各个区居民的家,他们就是中国供销集团旗下电子商务网站“社员网”的配送人员。为了满足市民节日的需求,从年前开始,社员网的配送人员起早贪黑、不辞辛劳一趟趟地将市民网上订购的农产品送到家。社员网总经理史占斌说,为了响应国家确保春节农产品供应的号召,落实供销合作社的职责,社员网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基本可以满足春节的供应。春节前夕,记者走进社员网大兴配送中心,体验配送员的送货过程。

  1月30日,北京的天空再次被雾霾笼罩。上午9时,记者来到社员网大兴配送站,配送站里车辆穿梭,喇叭轰鸣。10点半,记者随同刚回来的配送员田刚前往上地MOMA社区的一户居民家。“他家是老客户了,这次定了260多元的蔬菜和水果”,田刚一边说一边填配货单、选菜品、装车、检查,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这个26岁的内蒙小伙,脸庞清瘦,一副精巧的眼镜架在鼻梁上,略显斯文,但是1米84的他干起活来却风风火火,不显一点拖拉,麻利地套上马甲,坐上驾驶座,小货车在马达的急转声中再次驶上街道,街道依然笼罩着浓浓的迷雾。“该死的雾啊!”田刚一边开车一边小声嘀咕着,他突然意识到记者也在车上,向记者尴尬地笑了笑。看到记者注意他身上的马甲,他红着脸解释说:“这是公司统一发的,每个人都有,马甲前后面都有供销合作社和社员网这几个字,穿上这个马甲去送货,居民会很放心,而我们也会多一份责任感。”货车还在迷雾中不停地穿梭,田刚告诉记者,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是更加繁忙的工作日,特别是春节,加班加点很正常,这几天都是晚上11点以后才能回来,早上6点多就又出车了,越临近春节,就会越忙。他说,这份工作虽然累,但是很有意义,每每把订货送到居民手中,看着居民的笑脸,听着他们的道谢,都会感到很满足,觉得这个工作并不枯燥。并且,公司同事也很好。前几天,公司组织了年会,气氛比家人还亲;还有更早的时候,他们还参加了北京电视台的《最强阵容》节目,这些都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也展现了社员网员工的精神风貌。

  货车转向驶入MOMA社区,到达订货居民家,田刚再次详细检查配货单和货物,将一盒盒水果、蔬菜从箱中取出,客户检查后,田刚再次将水果、蔬菜装箱,摆放到客户的厨房中,带着户主签字的配送单离开,整个配送过程到此结束。时间指向了12点40分,田刚与记者道别,小货车在红色尾灯的闪烁中奔向了下一个社区,2个多小时、100多公里,为了将农产品及时送到客户的手中,这群年轻人在路上来来回回地奔波着,他们守望着京城居民的菜篮子,也守望着一份幸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