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碳酸饮料“增肥”救市


  在广州、深圳各大超市,包括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雪碧、美年达在内的多种碳酸饮料,其500ml的瓶装饮料明显“胖”了一圈,变成600m l,但零售价格并未提升。这是在2011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巨头瘦身提价后的首次加量不加价,此前,两大巨头曾将600m l瓶装饮料瘦身至500m l。

  此前两大巨头曾对媒体解释,消费者饮用习惯、环保低碳理念、生产成本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包装策略,都完全没有提及成本上涨引发调价的因素。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成本上涨的压力下,高利润的惯性心态让碳酸饮料企业有了涨价的驱动和信心。与提价相比,“瘦身”的方式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

  在经历多次“瘦身提价”后,此番两巨头不约而同加量不加价的普遍被认为是救市之举。近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芬达、美年达等碳酸类饮料均在之前的500毫升规格基础上加量20%,至600毫升净含量,包装上还特地注明“送100毫升”、“多加100毫升”的字眼。据某商店店员介绍,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公司旗下这些“加量不加价”的碳酸饮料从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开始上架出售了。

  碳酸饮料仍占据强大市场份额,但被逐步侵蚀已是不争的事实。日前,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公布的2012年我国饮料行业1至3季度运行状况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9月末,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凉茶、果汁、功能饮料分别占据了我国饮料业25.7%、21.9%、16.4%、7.2%、22.2%和6.6%的销量份额。

  有不愿具名的饮料行业人士指出,在健康饮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含糖碳酸饮料被普遍视为“非健康饮品”,主打健康概念的饮料品甚得市场青睐,份额呈上升态势。而碳酸饮料最近在市场上的份额在不断下跌,在此背景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加量实为救市之举,但双方又默契地规避价格战,实质上却是救市变相地降价。双方选择在年关时节行动也能较小减少降价带来的不利影响。(侯睿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