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听过这样的故事:农场通过播放音乐提高牛的产奶量。人类对听觉的利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肯德基曾做过实验,在播放欢快音乐的环境下,顾客逗留店内的时间会更长,同时也为肯德基增加约11%的销量。一些西餐厅、星级酒店也常常通过播放经典歌曲,带来整体品牌形象的升华。
如今,人类已不再满足于对听觉的开发和利用。近年,嗅觉和视觉也被应用到商战中,同样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新锐时装品牌欧时力通过改造灯光照明提高店铺销量的故事,正在时尚界飞快流传。实际上,随着LED照明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卖场对灯光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2012年中秋节前,零售业巨头新世界百货在大陆的18家商场聘请某公司为其完成了公共区域照明的LED改造。研究显示,在商场布局不同色彩的LED灯光将能提升2%~5%的销售业绩。明亮偏冷色调的灯光能使消费者多花1.93%的金额用于购买产品,如果调到明亮偏暖色调这个数字能达到5.5%。
事实上,世界照明巨头来自卖场的客户名单正越来越长,这些商家开始享受由LED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收益。LED的魔力在于能让人的消费欲望、心理与被光线烘托的商品间产生很好的互动,因此被称为光线设计师。
LED灯光的照明已经可以依据场所不同加以区别。实践表明,在销售快速消费品的大卖场里,人流比较集中,因此色温、亮度都应该更高,这样可以使人变得激动,更快更多地挑选产品;而奢侈品商店则希望消费者能够停留更多的时间,因此商店灯光的色调是偏暖柔和,使人比较放松且心情愉悦。
可以说,商家越来越重视顾客的消费体验。连锁面包店的发展就是一个最佳的范本。品种多样化就不说了,从封闭式货架到开放式货架,店铺面积越开越大,引入气味释放器和LED照明系统,开辟顾客进食区,播放悠扬的乐曲。玛莉奥、雪贝尔、绿叶居等面包品牌的旗舰店,已经有了星巴克的味道。
人类为满足消费体验,可以说是做足了功夫。在传统教科书上,人类的敏感程度往往这样排序:视觉、嗅觉、听觉。在卖场的实际应用上,则不然。
简单来说,颜色只有红、黄和蓝三种基本色,而香味则有4000种基本气味,因此气味的变化远比颜色更丰富,品牌如果和某种气味联系在一起,会更便于顾客进行识别。
在人群中,一种铃声响起,人们根本不用去看,就知道是哪个品牌的手机。因此,对视觉、嗅觉、听觉的开发和应用,要放在特定的卖场环境进行确定。可能三种应用同时进行,将展现出超强的立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