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银行卡困扰着不少村镇银行,是被认为“身为银行却又不像银行”的重要原因。而对于已发行银行卡的村镇银行来说,是否意味着以此就能够突破吸储瓶颈?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如何破解这些因素?来自温州市金改办官员和村镇银行行长的观点可供参考。
村镇银行发展存在三大难题
□ 温州市金改办金融组织创新办公室副主任 汪 锋
一直以来,村镇银行普遍存在着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双重“吸储难”问题,使得其存款规模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量比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村镇银行作为新兴银行,居民了解度不够,吸储缺乏公信力;二是网点少,流失大量潜在客户;三是结算能力、科技支持、大小额支付系统等硬件不完善。
发行银行卡,从结算渠道方面缓解了吸储难的问题,但是缺乏公信力和网点少仍未真正得到解决。村镇银行试点的目的是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但从各地村镇银行的实际运营来看,一些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与政策性目标差异突出,纷纷把资金投向能盈利的优质项目,并未全部服务于农村中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而在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方面,与普通商业银行没有太大区别,业务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产品单一;另外政策扶持方面目前亦存在不足。
要想村镇银行发展实现大的跨越,还需提高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村镇银行要明确自身定位,针对客户需求优化并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创新金融业务。
破解吸储难是当务之急
□ 乐清联合村镇银行行长 吴大鸣
吸储瓶颈是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遇到的最大发展难题。发行银行卡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村镇银行吸储难题,但解决这一系统性难题还需下不少功夫。
就发展基础而言,村镇银行发展历史较短,市场基础较弱,致使“吸储难”问题显著。村镇银行在农村的发展历史仅有5年时间,没有长期的市场积累与稳定的客户群体,使村镇银行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客户认可度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有不小差距。甚至,连不少业内人员都不看好村镇银行的发展前景,使得作为地方性小法人机构的村镇银行在吸引人才上也遇到压力。
就当前发展状况而言,影响吸储难题的直接原因是村镇银行的网点偏少。目前乐清联合村镇银行共有4家分支机构,而不少村镇银行没有一家分支机构,但与乐联银同区域的农合行的分支机构数量已达到57家。在全国范围内,虽然村镇银行客户能够在兴业银行办理通存通兑业务,但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相比,现有网点还存在标志不明确、分布较分散等不足。
目前,村镇银行可办理的业务产品还相对单一。虽然乐联银的银行卡发行了,能够实现异地刷卡消费、小额取现等业务,但由于不能在所有的银行网点办理通存通兑,大额的取现业务仍无法办理,也流失了一部分经常外出的客户。
因为吸储难题,当前村镇银行存在存贷倒挂的现象。为了控制经营风险,按照规定,村镇银行成立5年后,存贷比要降低到跟其他银行相同的比例。也就是说,村镇银行成立满5年,将失去“存贷比”的保护措施。因此,破除吸储难题对于村镇银行来说是当务之急。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监管部门鼓励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是想让村镇银行结合地缘经济特点、客户经营和融资需求特点,充分运用自主经营决策的优势,与其他银行错位竞争、差别经营,为农户和小微客户提供“短、频、快”贷款服务。而由于资金来源受限、贷款议价能力受制约,盈利能力差,实际上多家村镇银行开业后一两年之内赚钱无望。许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热情正在消减,多家发起行已将村镇银行的计划搁置或者延后。
作为一种新生金融形态,其尴尬现状也提醒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
江苏一位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说,应通过制定“一揽子”互为衔接的政策,实行有条件、有限期的营业税、所得税减免返还,并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利息补贴机制。监管部门在支持村镇银行创新经营特色上,应给予一定宽松度;央行应局部放大存款利率市场化浮动空间,增强其吸收存款的能力,解决其资金来源问题。(陈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