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食品安全信息员制度不断完善
基层网格化监管食品安全


  2012年12月30日晚11时30分,四川省三台县富顺镇群丰村下着小雨,刚躺进被窝的村主任、食品安全信息员何治贵被电话铃声吵醒。村民何治学质问:“我在村食品店买的饼干都过期了,你们信息员是咋当的?”老何赶紧跑到村上的食品店查看实情,查证属实后马上向富顺镇工商所报告。1个小时后,该镇工商所负责人带队赶到村食品店,将过期食品销毁。处理完时,已是凌晨2点多了。

  这是《四川日报》1月8日刊登的《一个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的2012:心里没有一天踏实过》报道中的一段。正如这名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所说:我觉得食品安全信息员关系到每个村民的生命安全,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不是自己觉悟高,而是当你在村里面转悠时,没有人在背后骂你,感觉心里很踏实。

  信息员从“点”到“面”铺开

  2012年年初,中国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论坛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表示,要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等群众性队伍,构建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填补基层监管空白。食品安全信息员的概念逐渐被公众认识。

  同年6月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国家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将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将配备协管员和信息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负责区域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以及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和指导等。协管员和信息员的执法,为协助监管,本身并不具备单独的执法能力。同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全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建立以县为监管中心,以乡(镇)为监管前沿,向村辐射延伸的县、乡(镇)、村三级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网。鼓励村设立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联系点,配备餐饮食品安全信息员,负责本村餐饮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和报送。

  2012年10月,国务院食安办、中央精神文明办、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药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道德诚信建设 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进一步拓展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防群控的途径,促进食品安全保障由单纯依靠政府监管向多方主体参与、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公共治理转变。大力发展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等群众性监督队伍,形成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基层网格化监督格局。

  填补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空白

  由于农村条件限制,食品安全信息员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在广大农村,由于点多面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信息传播不畅、安全意识相对淡薄等多方面原因,食品安全监管出现断层。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食品安全信息员应运而生。一方面,信息员承担着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传播法律法规、收集报送信息的任务。而另一方面,又具有“协助监管”的职能,他们虽然不具备单独的执法能力,但是通过与职能部门的合作起到了监管的作用,填补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上的空白。同时将单纯依靠政府监管转变为多方主体参与的公共治理,实现基层网格化监管食品安全。

  一年多来,全国各地,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实施食品安全信息员制度,取得了成果。2012年年初,四川省食品安全办开始运转。在省、市、县级监管力量之外,乡镇、村社两级规模庞大的食品安全协管员、监督员、信息员队伍正加速完善。据统计,2012年,四川全省村(居)委会已有食品安全协管员15.6万人、信息员17.7万人,覆盖率分别达到69%和86%。文首提到的三台县已构建起主要由村主任和乡村医生组成的1039人的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这支队伍把监管的触角延伸至城乡结合部、乡村等监管力量薄弱地区,基本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2011年9月,山东省济南市正式成立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根据要求,各乡镇(街道)设立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并加挂食品安全监管站牌子,同时选择2至3人为食品安全监管员,村(居)确定1至2人为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1个乡镇(街道)设立食品安全办(监管站),明确监管员338名,信息员5809名,全面形成以“区县、乡镇、村”三级网络为核心,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基层监管格局。自镇村监管网络全覆盖以来,弥补了监管力量不足的难题,全市未发生一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进一步强化基层食品安全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务督查考核内容和科学发展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标准,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广大农民吃得安全,也是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食品安全信息员作为散布在广大农村的小小分子,肩担重责,由“点”到“面”完善了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网络。  

  (李彩琴


  • 相关链接

各地食品安全信息员“进村”促安全

  湖北加大食品监管问责力度

  本报讯 湖北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将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全省食品安全群防网络,大幅提高全省食品安全总水平。

  《意见》要求,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在乡镇(街道)聘请食品安全协管员,在行政村(社区)聘请食品安全信息员,形成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网。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监管。 

  贵州江口三级监管网络全覆盖

  本报讯  贵州省江口县目前累计落实食品安全信息员133名,基本实现了县乡村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的全覆盖。信息员经过统一培训后,定期走村串户,向村民宣传讲解假劣食品识别知识,及时进行农村宴席备案等,为乡村食品安全撑起“保护伞”。

  近年来,江口县创新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在实行分片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网络化管理,进一步细化落实责任,初步形成了县乡(镇)有监督员、村有信息员的三级监管模式,畅通食品安全信息渠道,实现了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无盲区。

  黑龙江力求填补监管空白

  本报讯  黑龙江省表示,食品安全监测范围将覆盖到产地环境、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贮存流通、餐饮服务、进出口等各个环节,同时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等群众性队伍,填补基层监管空白。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黑龙江省将关口前移,堵塞监管漏洞,对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学校食堂、学生托餐机构、旅游景区、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食品自备或外租库(包括冷库)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把农村小商店、小市场、小作坊、群体聚餐场所等作为排查重点。

  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省食安委副主任孙尧要求,要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构筑食品安全长效保证机制。

  山东滨州长山镇监督员进村

  本报讯  近日,山东省滨州市长山镇110名食品安全督导员上街进村明察暗访,发挥“联络员、监督员、信息员”作用,及时了解、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督促执法人员履职到位。

  该镇强化社会监督,积极构建“全镇动员、各界联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网络。该镇从各村选派110名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责任心的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对本村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通过设立工商提示牌及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等办法,推进“12315”申诉举报网络进村、进社区、进商家活动,在每个村建立消费者投诉站(点),使食品安全监管村村有“岗哨”,实现小投诉不出村,大投诉不出镇,筑就了拒绝伪劣、维权护法的牢固“防火墙”。

  安徽六安江家店镇加大监管力度

  本报讯  春节将至,安徽省六安市江家店镇加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食品安全,严防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是针对当前农村喜事多、宴请多的特点,切实落实对农村家宴的食品安全监管,由各村“食品安全信息员”落实对农村家宴的信息报送、质量监督、宣传教育。

  二是针对全镇从事食品销售的小店多且分散的特点,对全镇大小商店所经营的生、熟食品进行集中检查,坚决杜绝经营销售过期、劣质、“三无”食品情况发生。

  三是深入村组,利用党员干部会、村民会议、农村技术培训会等时机和场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村入户搞好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教育广大群众关注食品安全,认真鉴别生活中所使用的食品质量,特别是生活中经常涉及的粮、油、肉、蔬菜、瓜果、奶制品、豆制品、小商品、儿童食品、腌制食品、保健食品、酒、饮料等各类食品的质量,不食用过期、劣质、“三无”食品,保证家人、亲友身体健康。

  四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向群众公布食品安全信息举报电话,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对全镇食品安全的监管,确保一方平安。

  (本报综合报道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