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外贸进出口:2012年稳中求进 2013年有望回暖


  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

  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2012年进出口情况。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以及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局面,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外贸企业,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稳定进出口增长的正能量逐步释放。我国的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同时在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优化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进展。

  2012增速缓中趋稳 

  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增速回落,同比2011年进出口增速回落16.3个百分点。从全年的进程来看,进出口增速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表现在进出口规模逐季环比增长,增速在三季度探底后回升。去年一至四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分别为8594.6亿美元、9796.9亿美元、10027亿美元和10249.1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8.5%、3%和6.3%。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 

  一般贸易平缓增长,加工贸易增长乏力。201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0098.3亿美元,增长4.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2%。其中出口9880.1亿美元,增长7.7%;进口10218.2亿美元,增长1.4%。一般贸易项下逆差338.1亿美元,收窄62.6%。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3439.5亿美元,增长3%,占我外贸总值的34.8%。其中出口8627.8亿美元,增长3.3%;进口4811.7亿美元,增长2.4%。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816.1亿美元,扩大4.5%。

  对欧盟、日本贸易下降,对东盟的出口增长较快。2012年,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而欧盟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被美国取代。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460.4亿美元,下降3.7%,占我外贸总值的14.1%。其中,我国对欧盟出口3339.9亿美元,下降6.2%。自欧盟进口2120.5亿美元,增长0.4%。对欧贸易顺差1219.4亿美元,收窄15.8%。

  广东、江苏等7个省市对外贸易合计占八成,中西部外贸出口较快增长。2012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继续列全国第一,为9838.2亿美元,增长7.7%,占我外贸总值的25.4%。同期,江苏和北京进出口总值分别为5480.9亿美元和4079.2亿美元,分别增长1.6%和4.7%;上海4365.4亿美元,下降0.2%。此外,浙江、山东和福建进出口总值分别为3122.3亿、2455.4亿和1559.3亿美元,分别增长0.9%、4.1%和8.6%。上述7个省市进出口总值合计占我对外贸易总值的79.9%。从出口方面来看,2012年中西部地区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其中,重庆、安徽、河南和四川等中西部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94.5%、56.6%、54.3%和32.5%。

  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回落到一半以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国有企业进出口下降。2012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8940亿美元,增长1.8%,占我外贸总值的49%,所占比重较2011年回落了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227.5亿美元,增长2.8%,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49.9%;进口8712.5亿美元,增长0.8%,占我外贸进口总值的47.9%。

  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2012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1794.2亿美元,增长8.7%,高出同期我国外贸出口总体增速0.8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出口总值的57.6%。同期,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4188.9亿美元,增长8.6%,占我国外贸出口总值的20.4%。此外,钢材出口5573万吨,增加14%;汽车出口99万辆,增加20.1%;粮食出口277万吨,减少了3.8%。

  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增加,铁矿石、煤等进口价格明显下跌。2012年,我国进口铁矿砂7.4亿吨,增加8.4%,进口均价为每吨128.6美元,下跌21.6%;原油27亿吨,增加了6.8%,进口均价为每吨814.2美元,上涨5%;煤2.9亿吨,增加29.8%,进口均价为每吨99.5美元,下跌7.4%;大豆5838万吨,增加11.2%,进口均价为每吨599.3美元,上涨5.8%。同期,我国机电产品进口7823.8亿美元,增长3.8%。其中汽车113万辆,增加9.1%。

  四方面不利因素制约发展

  去年一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外需疲软、订单下降。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持续萎缩,失业率屡创新高,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市场的需求明显不足。从去年6月开始,海关总署每个月随机抽取2000家出口企业,通过网络跟踪调查这些企业出口订单的情况,从6-12月份的调查数据来看,每个月都有近一半以上的出口企业反映他们的出口订单较2011年的同期在减少。

  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导致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在减弱。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一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9月底,全国有18个省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的工资增幅为19.4%。二是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七成左右的企业反映2012年的生产综合成本比较2011年同期在上涨,企业经营的综合成本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面临的外贸环境恶化。目前,在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当中,我国的外贸出口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为严重。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频频效仿,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涉及的产业在不断扩大,这使我国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也趋于恶化。

  内需走弱,进口动力不足。国内经济自主的持续减速和直接利用外资规模的下降,导致了对进口需求的抑制。2012年,如果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我国实际进口的物量仅增长了5.7%,这比2011年回落了5.9个百分点。 

  2013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201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走势,发布会指出,2013年外贸进出口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体分析,情况可能略好于2012年。2012年制约我国外贸增长的外部不利因素,在2013年仍然存在。比如说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外需难以有效好转,国内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导致竞争优势的削弱,企业的订单不足,加上种类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这都将进一步恶化企业2013年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但是,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一些有利的因素、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说,国际上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政策可能将使世界经济增速停止下滑,国内各项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效果也会逐步加以释放。去年9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家多个部委也相应地制定和发布了实施细则,这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在今年还会继续得到贯彻落实。所以,从政策角度上讲,2013年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环境将会有比较好的条件。

  (张蕾 整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