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支农路上的“先锋战士”

黄鹤君

  人物:段应安

  职务: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安顺办事处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

  党委副书记、主任

  段应安,中共党员,1988年参加信用社工作,无论是在基层任信贷员、主任,还是担任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他的工作始终紧密地与“农”字联系在一起。

  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后,他先后担任服务中心副主任、主任、党委副书记,在此期间,他为放大支农效应,拓展支农层次,延伸服务领域,推动信贷支农工作向纵深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心系农民工  情牵安顺人

  2008年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安顺办事处率先在全国成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段应安任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副主任。面对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眼前一片空白的新工作,他没有退缩,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创新工作的重担。他带领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员工,到农民工务工地走街串巷,寻找农民工,了解当地金融机构,与当地党委、政府、人行、银监等部门协调……

  他对农民工提出的贷款需求认真调研,积极为农民工创新信贷产品。为方便农民工携带,他设计制作并向农民工发放印有农村金融知识的名片般的理财卡、汇款卡和联系卡。

  在段应安的努力下,截至2011年11月底,组织农民工累计汇款到安顺农村信用社674205笔,金额40亿元。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办理农民工外出创业贷款10360笔,1.8亿元;办理返乡创业贷款13106笔,2.9亿元;支持返乡人员发展小企业203户1.8亿元,带动就业人数21206人;办理农民工困难帮扶贷款128笔,197.75万元。

  播撒大爱  贴心服务

  “‘服务跟着农民走’,这句话不能光挂在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要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这是段应安对中心每个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几年来,他对待农民工就像对待亲人一样,想农民工所想、急农民工所急。

  2010年,在福建一采石场打工的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下苑村村民王永忠,因石料滑落被打死。段应安了解情况后立即对王永忠死亡事件与采石场进行协调,最后以18.5万元的补偿费用处理完此事。事后,王永忠的妻子感动地说:“段主任帮我料理善后,我们不是亲人,确让我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2010年春节,为使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感受到家乡亲人的温暖,他积极策划,成功举办了全国首次乡亲、乡音、乡情“温暖农民工万里行”活动。

  此次活动中,他放弃了与身患绝症的老父亲团聚的机会,顶风冒雨,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四处奔走协调,终于使整个活动圆满成功,给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送去了家乡亲人的温暖。

  对党忠诚  创新管理

  为切实使农民工流动党员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段应安积极向办事处领导建议,依托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省外服务点成立外出农民工党支部,得到办事处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

  在中共安顺市委的精心指导下,成立了中共安顺市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委员会,并分别在广东东莞、福建泉州、浙江浦江、云南昆明、江苏无锡和镇宁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立党支部,通过支部联络党员129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2人。

  他还不断完善“党委+服务网点+党支部+农民工党员+联络员+农民工”的管理服务新模式,逐步把各支部建设成为更具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党组织,将支部打造成外出农民工党员及外出务工青年积极分子的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到农民工群体中,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以党建带团建,促进党群关系的良性发展。

  段应安,一个奔走在支农路上的“先锋战士”,用真情和汗水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敬业之歌,用智慧和实干描绘出了一幅幅奉献者的青春画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