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符成荣
职务: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最佳信贷员”
“孟加拉老爹”并不老,实际年龄不到30岁。叫他“老爹”,是因为他长年在海南岛上,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而显得很老成。他就是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昌江小额信贷项目部的小额信贷技术员符成荣。
两年来,符成荣一直在昌江县石碌镇的田间地头忙活着。哪家农户的鸡不吃食了,小猪崽卖不出去了,采摘果菜人手不够了,农户们都会找他。有一次,一个小男孩看到晒得黝黑的符成荣,喊了声,“孟加拉老爹!”从此,在石碌镇,乡亲们都会亲切地称他“孟加拉老爹”。
执着的“孟加拉老爹”
2009年3月,符成荣成为昌江小额信贷项目部一名小额信贷技术员,他的工作是挨家挨户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推广。刚一上岗,符成荣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然而,回报他的却是农民的怀疑,整整一个月,没有一个农户相信他。
符成荣开始反思。“原来我每次下乡做贷款介绍的时候,讲的都很书面化,农户不了解概念,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所以大家总是坐不住。后来我都是挨家挨户、面对面地先给农户介绍政策,和他们聊如何用双手发家致富。”
海南省农信社开发的“一小通”贷款模式是提倡妇女联保,但在海南,“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个陌生男人要接触家庭妇女并发动其贷款发展生产是一道关卡。
“我们碰了不少钉子,觉得这份工作太难做了,但我了解他们,我进村介绍业务的时候,先跟她们的丈夫接触,把贷款产品先给家里的男人们分析透彻,这样就好多了。”就这样,符成荣不再是村子里的陌生人。
“小符不单给我们发放贷款,还经常到家里帮忙干活,不吃饭也不喝水。在我们村,几乎每个人都认识他。”农民对符成荣的夸赞声不绝于耳。
小山村里的大学生
“我是从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是农民的儿子,我更能理解农民的疾苦和他们最需要什么。”这是符成荣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符成荣毕业于江西城市学院,这位从海南贫困的黎族山区走出去的大学生,原本可以在城里从事物业管理工作,2009年2月,得知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招募小额信贷技术员后,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城市的工作,选择到边远的黎村苗寨去当一名农信社的小额信贷技术员。
“家人当时非常不理解,因为他们辛辛苦苦供我读书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农村,没想到我读了大学后又回来了。”符成荣说,“我们有优良的传统,勤劳的双手,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黎族人民生活都比较困苦。现在有了好政策,我希望咱农家人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所以我选择了小额信贷。”
两年 682户农民富了
真心的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在昌江县石碌镇发展了682户信贷户,发放贷款金额达1143万元。
昌江县香岭村的高月华,在符成荣的帮助下,申请了5000元贷款建猪舍,仅一年时间,她就从最开始只养5头猪发展到现在的十几头,她还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多元化生产,养鸭、养鸡,尝到致富甜头后的高月华如今还寻思着扩大鱼塘规模,再多养些鱼。
随着乡亲们生活条件的变化,符成荣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华丽的蜕变:从小额信贷技术员到项目部队长,再到联社主任助理,符成荣实现了个人事业的大跨越。符成荣说,这份工作让他收获的东西太多了,他要铆足劲加倍努力工作,不仅要让乡亲们尝到脱贫致富的甜头,还要使大家养成理财新观念,让家乡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