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女大学生跳回“农门”创业绩


  “老孙家的闺女大学毕业后没留在城里,回村当村官了。”一年多前,这是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钱仓村的村民们争相热议的话题。村民们话题中的“女主角”就是该村跳出“农门”又“跳回来”的2011年省聘女大学生村官孙雪清。

  2011年8月,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孙雪清,放弃了考研和去媒体上班的机会,回到家乡钱仓村,和另外两名大学生村官周强、徐爱连一起,筹资50万元办起了南京田园牧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钱仓”牌商标,通过“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员制农户”的方式,组织村民承包了30亩大棚,打造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一个并非农业专业“科班”出身的女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早一天把大棚种植搞起来,孙雪清冒着雨跟着种植户一个大棚一个大棚地请教学习,一天忙下来,当晚就发了高烧。在村医务室吊水时,她还不忘打电话、发短信和合作伙伴商量大棚种植计划。

  截至今年10月,基地面积已扩大到135亩,规划中的1000多亩也在申报筹备。参与基地种植和经营的村民大多是留守的妇女和老人,她们都不同程度实现了家庭增收。过去她们种一亩水稻年收入最多只有1500元,而现在每亩年收入达上万元。这个变化让不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萌发了回乡种菜的念头。

  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最给力的帮助和支持来自乡亲们。当初决定承包大棚时,村支书祝有成主动提出租金可以缓交两年;如果还缺钱,村委会就帮他们申请免息贷款;大棚租好后种植缺人手,村干部帮着她挨家挨户动员村民,耐心描绘发展高效农业创业致富的前景,让村民们最终跟着她干,还说服了村里的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回顾一年多的创业经历,孙雪清感慨地说,眼下政府不仅对“三农”发展很重视,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对大学生村官创业也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和舞台,这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难得的机遇,“我庆幸,自己抓住了”。

  孙雪清说,目前基地种植的农产品已实现了多渠道经营,不仅直销菜场,还做成了蔬菜礼包直供企事业单位。12月8日,公司又开了一家“精品农产品直营超市”,还发展了家庭配送等业务。“下一步我们计划把基地打造成休闲农业观光中心,向游客直销农产品,还要鼓励村民搞农家乐经营等,发展休闲农业,让村民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她说。 

  村里80多岁的老支书王其亮是看着小雪清长大的。他说,念过大学的娃娃干起事来就是有章法。孙雪清创业之初不仅做了大量市场调研,制定了周密的创业计划,在市场开拓上脑筋也很活,团购、直销、超市、休闲农业一起上,基地的农产品从未出现滞销。一遇到技术难题,她就请来科研院所的专家现场解决,很懂得“借智借力”。

  “我也想过经营有风险,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要各级领导和家乡父老支持我,我相信自己能为钱仓村开辟出一个创富新天地。”孙雪清说,眼下她正在攻读南京工业大学的企业管理研究生,她觉得今后要发展休闲农业产业,这些知识肯定用得上。孙雪清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实践,让家乡人看到,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很宽,政府支持鼓励的政策很优惠,现在正是农村创业的好时机。(韦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