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成本时代更要提升软实力


  近年,制造企业纷纷发现,多年以来赖以竞争的法宝——低成本优势正在或已然消失。国内制造企业出现了大范围亏损经营甚至倒闭破产现象;外商投资企业将产线和订单转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客商由在中国采购产品的方式调整为在中国采购半成品回国组装。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正在发生着某种深刻的变化,也昭示了这样的一个现实:中国制造已经进入了高成本时代。

  高成本时代,摒弃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实现增长的发展方式,通过软实力提升促进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实现软实力对企业增长的价值发现,将会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参与高成本时代市场竞争的应对之道。

  

  管理提升

  我们的制造企业在经历了几十年探讨摸索后发现,尽管引进、尝试了许多管理理论和方法,但自身的管理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我们学习了西方管理的“形”,但我们却没有掌握西方管理的“神”,这个“神”就是20世纪初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现代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它强调工作作业中每个细节的规范,强调从开始到结果每个环节的过程控制,其精髓就是精细化、标准化和定量化。我们的企业所欠缺的恰恰是这种管理基本功,这也恰恰是我国企业在低成本时代过度依赖通过资源要素投入实现增长所产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于是,可以看到我国企业能够迅速模仿国外的产品,但是却难以达到国外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我们达到了相似的质量和精度,成本却远高于国外企业;我们甚至没有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工业生产意识的产业工人,更遑论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职业经理人群体……缺乏企业管理的基本功,寄希望于采用某种管理模式就可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无异于“没学会走就想跑”。

  高成本时代的竞争更是成本的竞争时代,因为成本竞争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入场券,成本的控制、效率的提高、相对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必须通过基础管理的提升来实现。

  当然,管理不仅包括基础管理,还包括对战略、资本以及价值链的管理,中国制造企业在面向高成本时代的管理提升应在注重基础管理的同时,突出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资本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提升。

  

  技术升级与创新

  中国制造进入高成本时代的“高”之痛,是经济转型的典型表现,由低端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制造业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中国制造整体受制于产业链高端的技术压制,而产业链低端则受到低成本国家的竞争挑战,沉迷于资源要素的价格比拼只会使我国企业益发身陷泥潭,有的企业家说:“技术升级是找死,不升级是等死”,找死还有生希望,等待则必然灭亡。因而,我国企业应抱着发展和长久的眼光来看待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要努力实现向产业链高端和关键价值环节地延伸和拓展。

  另一方面,在向产业链高端转移的过程中,一味地模仿依然会受制于人,中国制造企业必须实现在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尤为注重技术研发,注重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核心技术,一来可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二来可以避免国外企业发动的知识产权战。

  

  品牌塑造

  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制造历经了“世界工厂”的辉煌,但却因为缺乏品牌力量,品牌输出“逆差”严重;由于过分强调成本优势,企业在核心能力培养和品牌塑造方面关注不足,大量的企业沦为国外品牌的OEM(代工厂),“血汗工厂”的报道见诸各种报刊媒体,其核心问题是我们的企业产品差异化优势不足、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所造成。

  品牌是消费者对依附于产品之上的价值的认知,产品本身具有可以衡量的客观性能和特征,并会在有限的使用周期内不断贬值和折旧,而品牌则是在消费者的意识中创造附加价值,是消费者主观感受的质量和价值,具有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并且不断增值。品牌的作用在于标识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它能够帮助消费者识别产品和服务的来源,并通过信任的建立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高成本时代,企业需要在创造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标识差异化,需要进行新的价值发现以弥补高成本带来的劣势,而品牌塑造则是提升产品/企业价值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不仅能够凸显差异化、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而且能够为企业带来品牌溢价等收益。

  我国制造企业在进行具体的品牌塑造时,应结合自身差异化特点,明确品牌价值定位,制定清晰的品牌战略、传播策略和扩张路径,并在品牌的形成过程中注重对品牌价值的维护,实现从OEM向OBM(原品牌制造)的转型。

  

  文化培育

  制造企业面对高成本时代的种种挑战,还有一种应对的利器:企业文化的培育。

  企业文化作为非技术、非经济因素,却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深厚影响。企业文化超越管理范畴,却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发挥作用。企业文化的培育实质上是培育一种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具有的导向和凝聚作用,能够大幅提高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效提高员工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和劳动力不足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和处理企业内部事物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其约束激励作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监督、纠偏等所带来的管理成本;企业文化还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因此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员工在面对各类临时、非常规问题和矛盾时可以自主地调整和适应,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

  但是,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追求外在形式,而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内涵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将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基本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清晰地灌输给全体员工,并确保这些文化因素可以持续、有效地在指导员工行为方面发挥作用。唯有如此,企业才可以在高成本时代,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和能力来获取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