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消息 9月13日,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流通产业发展和保障市场供应情况新闻会上获悉,我国流通产业功能作用显著增强,流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政府对流通领域的支持不断加大。2009年—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流通领域的专项资金达到1800亿元。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介绍说,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有实力投资于流通产业,流通产业应该更多地吸引社会投资,更多运用金融资金包括债券。他表示,国家之所以能够投入这么多财政资金支持民生,就是要消费者受惠于更多的改革开放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重要的是,带动社会资金,包括企业的投入大大增加。另外,它带动的产品生产让老百姓提前进入了高端的消费层次,同时又支持了生产企业正常生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收到多赢的效果。同时,中国国内市场的繁荣和稳定离不开国外市场的有效衔接。
据介绍,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2011年,我国消费品进口额已经达到了991.1亿美元,是2002年的6.2倍,年均增长22.5%。“这些商品进口对平衡市场供需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市场商品供应更加丰富和多元、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姜增伟说。截止到2011年底,外商企业已经达到48319家,利用外资总额达到了450亿美元。
据了解,目前流通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当前我国流通网络的布局不尽合理,流通的信息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食品卫生安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及有关政府部门通力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任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