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转战商业地产,已不仅仅是传统住宅开发商的选择。
前不久,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曾在微博中爆料:“四川简阳(县级市)当地政府给了海底捞一块商业用地,海底捞正在规划2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
在住宅地产市场受到严厉宏观调控使得传统开发商纷纷转型进入商业地产的同时,一些看似与房地产行业毫无关联的企业似乎也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2011年,苏州的餐饮企业吴地人家就高调宣布进入房地产业,专注商业地产开发;在此之前,同是餐饮企业的眉州东坡也曾尝试在湖北投资商业街开发;而正在积极运作上市的餐饮品牌“顺峰”,其集团下也有“顺景温泉酒店”商业地产项目。
在商业地产开发最为火热的成都,五粮液、娃哈哈、雨润控股、苏宁、长虹、红星美凯龙、东方希望、新希望等来自食品、零售商业、建材甚至农业等多个行业的企业都在商业地产领域有了实质性举动。
商业地产开发商阳光新业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住宅市场依旧受到严厉调控,股市行情也持续低迷,实体经济也在走弱。许多企业赚了钱,没有合适的地方投,考虑到安全边际,商业地产相对而言,还是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投资品。
在王永平看来,目前商业地产颇为火热,引得各方力量纷纷入场的原因,除了传统房企或主动、或被动地调整转型外,还有的企业是“盲动”,即看到一些企业在商业地产领域风生水起之后盲目跟风。
然而,“隔行如隔山”是早已被验证的真理,在专业性极强的商业地产领域更是如此。
“大量企业进入,未来商业项目的供应量肯定会大幅增加,供应增加就意味着竞争加大,这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上述阳光新业负责人不无担心地表示。
具体来说,该人士认为,商业地产的升温首先会导致商业用地地价的抬升,进而导致开发成本的上升,“这一迹象从去年开始已经逐渐显现”;而在商业地产项目的后期招商运营方面,也会致使恶性竞争的出现,“例如通过延长免租金甚至零租金的方式抢夺租户,对行业的正常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现在商业地产市场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薪挖人在每个专业的商业地产企业都时有发生。
“现在对于企业来说,商业地产行业的战略性机会已经不多了,但战术性机会还是有的。”对此,王永平解释称,当遇到合适的价格、位置以及相关条件都很优越的商业用地时,企业还是有赚一票的可能。“不过相信5年内,商业地产一定会有一个洗牌的过程,盲动跟风入市的企业定会在行业洗牌中被淘汰。”
“商业项目的开发持有,需要沉淀大量的资金。而国内配套的融资渠道又十分匮乏,退出渠道也十分有限。”前述阳光新业负责人表示,现在看似赚钱的商业地产项目,最后可能会令企业陷入资金困境。“所以预计在未来的3~5年内,将会有一批商业项目倒下,同时也是行业并购、洗牌的好时机。”
(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