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全局性和全员性工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合规管理工作,但又不能急功近利,期望短时期取得实效。既要考虑目前基础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制约因素,又要看到目前基础条件的制约因素,看到目前合规管理存在的困难和局限,突出合规管理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合规管理才能稳步推进并取得成效。当前,有效推行合规管理必须重点做到“五个一”。
一个目标
省级联社应当在分析本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合规风险状况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从长期和短期两个层面确定合规管理工作的目标:长期目标是要真正实现依法决策、合规管理、按章操作,确保农村信用社长期稳健运行;短期目标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合规治理,案件明显下降,违规明显减少,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各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需把省级联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分解到各个分支机构、部门和岗位上,不间断地进行考核、监督和评价,才能真正实现合规目标与业务目标的协调统一,才能真正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一种文化
合规管理建设要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形成“主动合规、合规人人有责和合规创造价值”的合规文化。并以合规为价值导向,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措施落实,自上而下塑造和倡导一种自觉执行制度的文化,引导广大员工以对个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单位负责的态度,树立起“合规风险无小事”、“防范合规风险从我做起”和“全员共同防范合规风险”的团队意识,形成合规习惯,使每个员工真正实现从“不敢”到“不愿”破坏规章制度质变。
实际工作中,省级联社要把合规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作为合规管理首要任务,以合规文化宣传为着力点,做好组织推动工作。各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按照省级联社的统一要求,形成互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编发简报、开辟专栏、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合规文化建设活动宣扬合规文化理念。
一个体系
建立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合规管理体系是合规管理工作基本要求。省级联社负责组织推动落实,指导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按以下内容建立合规管理体系:一是健全合规管理组织框架体系,明确“三会一层”、合规管理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和岗位职责,履行合规管理责任;二是要结合贷款新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贯彻落实,对现行的个各类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加大对规章制度“立、改、废”的力度,形成一套完整、详细、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三是加强合规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合规政策、合规性审核制度、合规检查制度、合规风险控制制度、监督评价制度和合规报告制度,逐步形成一套合规管理政策制度体系;四是加强合规管理的监督考核,将合规评价结果纳入人事考核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合规问责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认定和追究,充分体现提倡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点。
一个平台
有条件的省级联社要以制度梳理为基础,以流程化管理为中心,指导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搭建合规管理系统平台,明确前中后台各自职责和工作内容,明确每项业务、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的风险点,风险级别和控制要求,通过与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利用业务系统数据信息,实时监控各岗位、各环节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实现日常业务经营的全程监督和过程控制。
一支队伍
要切实加强合规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专业化队伍。一是加强高管队伍建设,将精通业务、经验丰富、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同志充实到合规管理组织领导队伍。二是加强专业骨干队伍建设,通过系统选拔、社会招聘等多种途径,引进一批专业人员充实到合规管理岗位。三是积极开展合规业务培训,提高合规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四是推行合规人员持证上岗或资格认定制度,把好人员的配置准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