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7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哈巴河畔37年不变的脚步

□ 本报记者 高瑞霞

  古丽娜孜正在帮助牧民运送化肥。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照耀在哈巴河上,古丽娜孜·阿克热木汗看了看身边熟睡的家人,便悄悄地爬下床,开始她忙碌的一天。

  河畔的风放肆地吹着,却丝毫没能阻挡住古丽娜孜快速的步伐。今天,古丽娜孜要把当地农民需要的化肥送到他们手中。风卷起了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但是,古丽娜孜和同事们还是很快地就把化肥装上了车。今天有三四个村子的化肥要送,村与村之间相隔很远,三四个村子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才能把化肥全部送到。对于古丽娜孜来说,这一天,注定要奔波在路上了。

  “群众的需要是我坚持下去动力”

  1976年,刚刚19岁的古丽娜孜走出了校门,就到哈巴河县库勒拜乡供销合作社做了一名会计。她没想过“供销合作社”会在她的人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她也没想到,在供销合作社一呆就是37年。

  古丽娜孜刚参加工作时,还属于计划经济时代。那时,所有的物资都要通过供销合作社来分配,送货的工具是社里唯一的一辆马车,工作强度非常大。古丽娜孜每天都像是转动的陀螺,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那一天,是1979年的11月份,哈巴河上已经结了一层冰。古丽娜孜和两个同事赶着马车把从县城里新购来的生活资料送到乡下去,一路上他们说说笑笑。等马车走到河中央时,突然古丽娜孜和车上的一个女同事滑落到了冰面上。原来,车上的货物太重,把冰层压碎了,马车的半边轮子陷在了冰窟窿里。就在他们卯足了劲准备把车轮抬上来的时候,车上的货物由于倾斜开始往下滑落。那可是12万元的货物,那可是群众们日盼夜盼的生活资料。怎么办?这个问题还没想到办法,哈巴河上的冰层因为不能承受更多的重力,附近的冰层开始裂开。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货物一包包地抱到岸边。11月份的哈巴河水,刺骨的冰凉,等古丽娜孜和同事们把货物全部送到岸上时,裤管上已经有了小冰花。坐在马车上的古丽娜孜因为太冷,嘴唇不停地哆嗦,全身基本上都失去了知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们只能选择继续前进。但是,难以忍受的寒冷让他们都有点支持不下去了。古丽娜孜一个跃身,跳下了马车,开始跟在马车后面跑步来取暖。就这样,她愣是跟着马车跑了一个小时才到达了目的地。到了目的地后,他们把所有能够收集到的衣服全部穿在了身上。尽管这样,古丽娜孜的腿还是因为受冻留下了一生的病痛。

  像这样惊险的事情,在那个时代还发生过很多次。但是,年轻的古丽娜孜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她说:“只要看到群众拿到自己想要的物资,看到他们开心,自己的心里就很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群众的需要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库勒拜乡1.6万户农民需要我”

  改革开放后,古丽娜孜已经从一名会计成为了供销合作社的主任,肩上的担子重了,古丽娜孜的干劲更足了。因为她知道,“库勒拜乡23个自然村1.6万户农民需要我”。

  在每年的2月份到7月份之间是销售化肥的旺季,也是古丽娜孜最忙碌的时候。早上5点到晚上12点,是她一天的工作时间。有时候因为村子比较远,她会选择在送货的车上休息,以便于第二天可以早点把化肥送到农民的手中。吃饭从来都是被忽视的事情,有时候出门时带的馕和水,等到回家的时候还是原封不动的在包里装着。

  2010年,对于库勒拜乡的人们来说是难忘的。漫天的大雪飘飘洒洒下了好久,厚厚的雪已经漫过了窗棂。春节过后的3月间,大雪依旧没有减弱的迹象。等到雪刚一停,古丽娜孜就招呼自己的家人和供销合作社的同事们一起铲雪,只有这样才能把仓库里的农资尽快地运出去。一辆载运70吨农资的车辆从仓库安全出发了,古丽娜孜暗暗松了一口气。供销合作社的业务又开始了,自己忙碌的日子又开始了。她的心里有的不是劳累,而是期待。

  送走了70吨的大货车,古丽娜孜准备去清点仓库。突然,她的手机响了起来。一种不祥的预感让古丽娜孜心跳都加速了。果然,那辆70吨重的货车由于积雪满路,司机没有看清路况,一下子滑到了路基下,险些翻车。古丽娜孜没有丝毫的迟疑,马上赶到了现场。她安抚了受惊的司机,并安排司机去邻近村去休息,自己则四处联系铲车。由于连着下了几天的大雪,铲车都很忙。古丽娜孜不停地拨打着电话,20个电话打出去了,却只有一个答应会来帮忙,还要等到第二天一早才能来。3月份的哈巴河依然是春寒料峭,尤其到了晚上气温更是会降到零下20多度。尽管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但刺骨的寒风还是将她冻透了。车里冷得受不了,师傅就发动车让车内气温升一升,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她和司机轮换到附近的农家里取暖。同去的师傅劝她说冰天雪地的,物资丢不了,但古丽娜孜不放心。她知道,这车上拉的不仅仅是化肥,也是农牧民群众对供销合作社的信任,是他们一年的希望。已经深夜两点了,家人关切又担心的声音从电话那边再次传过来,古丽娜孜用轻松宽慰的语气谎骗着家人“没事,我这边都挺好,现在在老乡家里,很暖和。”放下电话的古丽娜孜禁不住把自己身上的棉衣又裹了裹紧,车窗外的寒风不时地呼啸而过,她孤身一人在车上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第二天,铲雪车来了,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将农资及时送到了农牧民的手中。可是,古丽娜孜的手上、脚上却留下了冻疮。一到春季,这些冻疮就钻心的疼。

  在古丽娜孜的努力下,供销合作社的农资供应达到了80%。农资协会也由2010年前的3个,发展到2011年底的19个,连年增效64%,切实助农增收,充分发挥了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特殊作用。现在,古丽娜孜的办公室满满地挂着让人眼花缭乱的锦旗和奖状。这一张张锦旗和奖状,见证了她37年的人生岁月,见证了她所付出的辛勤汗水,见证了她服务农牧民群众的热忱。

  愧对家人

  37年的坚守,对古丽娜孜来说实属不易。她说,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她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在古丽娜孜27岁时,她出差一个星期后一进家门,两岁的女儿就抱着她哭个不停。古丽娜孜感到很奇怪,天气那么热,女儿的小手上怎么戴着手套呢?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当她摘下小手套时,整个人都呆住了,眼泪忍不住地溢出了眼眶。小女儿的食指彻底没有了。原来孩子想妈妈,跑出去找古丽娜孜不小心把自己弄伤了。古丽娜孜的心里说不出的伤心。直到今天,每次一看到女儿的手,古丽娜孜就感到无比的愧疚,她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职责,对女儿的愧疚成了她人生岁月中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今年,古丽娜孜已经56岁了。她生平第一次来到了北京,来接受属于她的荣誉——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劳动模范。古丽娜孜非常激动。她知道,自己37年的坚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还有几年,古丽娜孜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她不想离开供销合作社,不想离开需要她的农牧民群众。她说:“只要能让我在供销合作社工作,就算不给任何报酬我也愿意。我愿意把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