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增幅看涨 市场呼吁非对称降息
多家机构预测,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仍将同比上涨3.2%左右,未来虽可能进一步回落但空间较为有限。此外,鉴于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同时物价涨势却仍处于3%以上的较高水平,市场预期央行下一步有可能采取仅下调贷款利率的非对称降息政策。
鉴于当前经济减速压力增大,中国经济滑坡的风险在增加,我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将跌破8%,但是物价上行压力又仍然存在,市场对央行推出非对称降息的预期升温。
四大行5月信贷激增2530亿
截至5月31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5月新增信贷约2530亿元。
尽管四大行5月前20天信贷投放速度偏慢,但是再次上演“前低后冲”。在5月下旬,四大行投放信贷将近2200亿元。据此前相关媒体报道,截至5月20日,四大行新增信贷投放仅为340亿元。同期四大行存款再度下降2700亿元,存款流失形势依然严峻。
按照此前惯例为“3、3、2、2”季度信贷投放节奏,第二季度金融机构新增信贷应为2.4万亿元左右。由于4月和5月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可能不足1.5万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预计银行在6月信贷投放意向料愈发强烈。
当前内外需求不振,经济增速放缓,在物价增速进入快速下降期背景下,预计货币信贷政策将继续趋松。在“稳增长”政策下,一批重大项目审批提速对信贷需求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预计未来信贷增速有望缓步回升。
信贷调整
需遵从实体经济需求
信贷增长从一开始就是为稳增长服务的,一开始就是服务于稳中求进的。但信贷规模和节奏的变化要看实体经济的需求。银监会的相关政策,要从银行的经营行为和风险以及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需要进行调整。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 蔡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