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寻真我 尽吾性 尽物性
——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
许 锋

  编者按:

  为庆祝五四青年节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深入开展主题主线实践活动,总社农资局党支部近日举办了一次青年读书报告会。报告会上,农资局和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的10位“80后”青年人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讲读了印象最深、感受最多、影响最大、最有价值的书,在品书、评书、荐书中,向大家分享了各自的读书故事、读书收获,以及读书的乐趣和书本给人生带来的感悟。总社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佟宝君在批示中称赞“此次活动有思想、有内容、有创意、有收获,是培养年轻干部的好方法,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好形式,也是主题实践活动取得的新成效” 。

  当前,各单位都在开展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农资局党支部这种鼓励青年职工将宽泛读书、重点调研、深入探索相结合的活动是探索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有益尝试,也有益于青年人的进步和成长。以下是农资局青年职工许锋在报告会上与大家分享的一段读书感受。文化副刊也欢迎系统广大职工积极投稿,分享自己读到的好书以及感受和见解。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好书的标准是不同的。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书库中挑选出适合我们自身的一本好书?这至少应包括3个过程:一、结缘,二、洗脑,三、自我实现。

  我选择读这本书正是由于我与苹果产品结下的缘分。2004年,那年mp3 iShuffle刚刚被推出来。当我在电脑城的展窗里看到这款产品,一下子就被它精致的设计吸引了。那时我还是大三学生,手头并不宽裕,虽犹豫再三,还是以近千元的“奢侈”价格购买了它。2009年,我到加拿大出国考察,见到了最新推出的iPod Touch 2,十分喜欢,又花300加币的“大价钱”予以购买。自此,我便成为了苹果产品的忠实粉丝。而这也最终促成我与这本书结缘。

  中国的传统文化忌讳大起大落,强调平衡,但乔布斯的一生恰恰是跌宕起伏。同样,中国的传统文化忌讳“出头”,但乔布斯的一生始终追寻自己的兴趣和直觉判断,做事情大多毫无顾忌。但就是这么一个怪诞之人,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大上市公司。《乔布斯传》对我最大的冲击或者说洗脑是:他成功地从一个凡人、一个被抛弃的孤儿变为一个英雄,之后又经历种种惨败而成为凡人,但最终却又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再次成为时代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因此,乔布斯的“道”绝对是“非常道”。

  回顾乔布斯的一生,他创造了很多奇迹,但他并不是圣人,也有很多缺点和不完美的地方。借用他1997年发布的苹果广告宣传主题,那就是“非同凡想”。

  非同凡想一:想象中的乔布斯坚毅、勇敢、坚不可摧、屹立不倒。实际上,现实中的他“哭点”很低,是个爱哭鬼。书中共有20多处提到了他哭泣。

  非同凡想二:想象中的乔布斯高瞻远瞩,具有神奇的预见能力。实际上,他大多数的决定都是错误的,在他领导下惨败的项目更是不胜枚举。

  非同凡想三:想象中的乔布斯是个极客、热爱写代码。实际上,乔布斯并不太懂技术,更不会写代码。

  非同凡想四:想象中的乔布斯感情生活单一,30几岁才遇到自己喜欢的人,结婚生子,家庭生活简单。实际上,现实中的乔布斯是个风流坯子,交过好多女朋友。

  非同凡想五:想象中的乔布斯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实际上,乔布斯在40岁前大多时候是瘾君子,具有扭曲的饮食习惯。

  非同凡想六:想象中的乔布斯具有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性格。现实中的乔布斯却经常习惯性说谎。

  虽然乔布斯具有上述缺点和不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成为时代伟人。这些缺点和不足恰恰体现了乔布斯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真我。纵观乔布斯的一生,我深深感受到如下几点共鸣:

  共鸣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从自己的心声。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道”。老子《道德经》中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的就是“道”的重要性。找到了“道”,还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即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共鸣二:找寻真我的过程,需要静心。乔布斯的一生都有禅宗导师的陪伴,因此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不迷茫,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共鸣三:交益友,彼此提高、共同进步。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化动物,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乔布斯的成功离不开沃兹尼亚克,也离不开盖茨。因此,交朋友是我们人生成长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共鸣四:失败时不气馁,尽人事,听天命。乔布斯最终能够取得成功,来自于他能够勇敢面对挫折,百败百战,即使在癌症发作后,他依然坚持工作。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很多因素都是自身无法控制的。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失败时不气馁,通过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己。

  总之,乔布斯的成功源于他对技术的完美追求,源于他对市场的高度敏感,也源于他对产品的百分专注,但更源于他对自己“道”的不断追寻,对真我的不断坚持。我认为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来总结乔布斯精神很贴切,那就是“尽吾性,尽物性,赞天地之化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