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3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合作事业大发展恰逢时机
——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
汪 洋

  “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根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基础是农业,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长期的为农服务实践中,供销合作社正积极与广大农民朋友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3月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结束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非常感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践行供销合作事业的全体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当前供销合作事业大发展恰逢时机。”

  周声涛表示,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走专业合作化的道路。一方面,要加强家庭联产承包不能动摇,另一方面,要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大户,把农民组织起来,运用现代的科技方法解决农产品流通和食品安全问题,从而适应当前市场的迫切需要。供销合作社工作与助农增收、扶困救弱、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社区发展密切相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尤其在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方面做了积极有效地探索。这包括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兴办商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龙头企业,组织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今后一个时期,供销合作社在办好各种合作社的同时,一方面要积极促进专业合作社与“新网工程”对接,开辟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体系的“绿色通道”,引导“新网工程”的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签订购销协议,促进专业合作社产品大量进入超市;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依靠协会整合资源,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农村流通活而有序,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我国在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在农村工作中“重生产、轻流通”,致使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商品双向流通不畅,农民买难、卖难等问题仍然突出。周声涛表示:“经过改革与制度创新,供销合作社已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流通渠道,为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供销合作社一方面要通过网络让质优价廉的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进乡进村,到消费的终端;另一方面,要让农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绿色农产品进入城市,进入城乡消费市场,这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营业务和本职。他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仅仅依靠单个业态是不能解决农村的流通问题的,供销合作社在大力支持城市流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自身经营网络,为农民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提供便利。”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