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3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两乐”致癌门风波


  调查原因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卷入“致癌门”的消息让中国众多年轻的碳酸饮料爱好者“大惊失色”。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均回应称,所谓的致癌物质广泛存在于可乐及其他食品饮料中,对健康不构成威胁。

  据悉,美国消费者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下简称CSPI)日前发报告称,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苏打饮料中发现高水平化学物质,有可能造成致癌风险。

  上述报告称,新的化学分析发现,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健怡可乐和无糖百事可乐中含有高水平的4-甲基咪唑(下简称4-MI),这种物质被认为对动物具有致癌性。

  另外,由于上述物质包含在用于这些饮料的焦糖色素中,CSPI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下简称FDA)递交申请书,要求该局禁止使用氨基亚硫酸盐着色剂。

  调查经过

  对此,CSPI执行主管MichaelJacobson解释称,“在毫无必要情况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让千万美国人暴露在一种致癌化学物的风险中。如果饮料公司能够生产不含致癌物质的着色剂,饮料行业就应当使用这些改良的着色剂。”尽管如此,FDA发言人DougKaras认为,“一个人要在一天时间里喝下1000多罐可乐,才能达到研究中所显示的啮齿类动物致癌风险的剂量。”

  据报道,可口可乐对CSPI的报告回应称,“研究表明,公司产品中使用的焦糖色不会导致癌症。微量4-MI存在于大量的食品和饮料中,包括可口可乐。事实上,通常烹饪过程中发生“褐变反应”就会形成4-MI,甚至在普通人厨房里也会产生4-MI。”

  根据CSPI报告,本次所有灌装饮料都是从华盛顿地区的商店中购买得来,部分12盎司灌装饮料中的4-MI水平接近140微克,而加利福尼亚州对4-MI的法定上限为29微克。

  如果使用另一种标准来看,本次CSPI报告中的4-MI似乎不足为惧。资料显示,FDA规定的焦糖色素中使用的4-MI上限为250ppm(百万分率)。在投入苏打水中使用时,焦糖便被稀释。根据路透社的推算,CSPI报告中显示的4-MI最高水平仅约为0.4ppm。

  调查结论

  日前,一位参与中国食品添加剂、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国家标准的起草人,他表示,中国去年着色剂达到38万吨,焦糖色有36万吨。由于国内要求4-MI指标略优于国外标准,此前被检测的多批食品添加剂、焦糖色中4-MI水平并没达到所谓的致癌标准。

  可口可乐也搬出了美国饮料协会的声明作为“挡箭牌”,“全世界的食品监管机构都认定焦糖色素可以作为安全的着色剂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

  可口可乐发言人本·谢尔特指出,可口可乐所有成分中的焦糖色素“一直也将永远”是安全的。

  可口可乐方面同时表示,4-甲基咪唑广泛存在于可乐及其他食品饮料中,含量非常低,对健康不构成威胁。百事可乐中国官方人士也表示,百事的观点可参照美国饮料协会的声明。 (杨可瞻)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