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与外资鏖战似乎成了当下本土零售企业的重头戏。
但这一切,在山东寿光成为了例外。
作为全国知名的蔬菜之乡,在多年来名列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前列的寿光市区里,竟然找不到一家外资零售企业的踪迹。
相比众多本土零售企业所经历的“土狼”归来般的曲折复兴之路,从寿光走出来的山东全福元商业集团告诉我们,抵御外资还可以这样做。
见缝插针
全福元所在的山东省,从来不缺少外资零售巨头的身影。早在2005年,沃尔玛就进驻了代管寿光这个县级市的潍坊市,随后的2009年,乐购也进驻了潍坊。
随着外资在三四线的不断下沉,大大小小的外资开始在潍坊有所行动,但寿光却似乎成了惟一一片净土。
对于寿光的本土零售品牌全福元而言,外资零售企业至今依然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名词,闻名已久,却未曾谋面。
不过,这份不必与外资直面交锋的“幸运”的背后,全福元没少下功夫。
作为2010年中国连锁百强榜上惟一一家县级企业,2011年,全福元的销售额突破40亿元,增幅超过40%,这在全国县级零售企业中实不多见。
如何将外资抵抗在门外?
全福元给出的答案是,在外资进驻之前,将寿光所有能做的区域都全部做好,让外资“无从下手”。
在寿光市区,全福元拥有精品百货店、大众百货店、家电卖场、家居卖场、超级大卖场以及众多社区店。
2011年,在成功运作2万平方米的全福元家居和4.8万平方米的全福元东城店的基础上,全福元还投资6亿元建设16万平方米的全福元·国际商务区,进一步增强寿光东城新区的活力和辐射带动功能,并投资17.6亿元,在昌邑、临朐等地建设了中央商务区。
在寿光下属的各个乡镇,全福元的影响力也没有减弱。
据了解,目前,全福元拥有的60多个直营店分布在寿光14个乡镇和街道。
全福元常务副总经理刘志涛表示:“我们可以做到寿光的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家全福元的大型直营店,达到了对乡镇市场的全覆盖,其中,中心乡镇至少拥有两家门店。”
而这些乡镇直营店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据了解,这些2000~3000平方米的乡镇直营店可以涵盖从珠宝首饰到数码通讯;从日用百货到家用电器等全系列商品,60多家乡镇店可以为全福元每年创造5亿元的销售额。
对于全福元而言,这些乡镇直营店的更大价值在于战略布局。
“未来的消费潜力在于三四线市场,趁早进入并站稳乡镇市场、抢占先机,巩固住大本营市场,后来者就很难再进入。”刘志涛补充道。
而全福元的胃口还远不只是这些。
除了乡镇直营店,全福元还在寿光每个乡镇下属的行政村以加盟形式发展便利店。目前,全福元拥有100多家村级便利店,并计划于2013年将村级便利店发展到300家的规模。
自我“异形”
不过,即使是没有外资的压力,在寿光这个并不算大的县级市场,全福元也并不缺乏竞争对手。
在寿光,苏宁、国美、潍坊百货、银座商城等本土巨头的纷纷进驻也使得这块市场有点“摩肩接踵”。
在全福元董事长舒安看来,竞争的出路就是多元化。
按照舒安的观念,“在县级城市,什么行业赚钱,我们就做什么。”
全福元的前身是创建于1981年的寿光百货大楼,自2001年全福元完成改制以来,全福元提出了“低成本扩张、多元化发展、品牌化运营”的三大发展战略,2008年开始全面推进“巩固提高百货业,大力发展超市业,全面提升配送业,适度扩张家电业,理性推进地产业,稳步拓展农资业”的六大业态战略规划。
如今的全福元已经成功涵盖超市、百货、家电、物流、农资、商业地产等多个业态。据悉,接下来,全福元还将在现有业态基础上涉足基地农业、食品深加工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创造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对于全福元而言,多元化的不仅仅是业态。
在寿光市区,一条不到20米宽的步行街两侧就有全福元一家1.4万平方米的大卖场(全福元世纪广场店)和潍坊百货旗下1万平方米的佳乐家超市。而紧挨着佳乐家超市的则是全福元精品百货店——全福元百货。
对于门店挨着开的现状,刘志涛的解释是,“寿光的消费者清楚地知道,他们应该去全福元的哪家门店,因为全福元对每个门店进行了清晰的定位,每个门店都有特定的消费群。”
据了解,同样是百货卖场,全福元百货和购物中心就实现了业态和经营品种的错位,一线品牌进全福元百货,大众品牌入驻购物中心。全福元百货打造“精品名店”,充分发挥品牌辐射优势,引领中高端消费潮流;购物中心兼顾高中低消费人群,全面满足消费需求,采用“百货+超市”的业态。有数据显示,全福元百货虽然地处寿光,但是其销售额可以做到全潍坊市第一名。
同样是大卖场业态的世纪广场和东城全福元,品类组合也绝不是平分秋色,而是各有特色。世纪广场是大卖场业态,实施“平价”策略,服装类百货商品是一大亮点,主要以中低档为主。
在业内专家看来,全福元位于寿光市区的各个大卖场,错位经营,围绕目标顾客开展特色经营,不仅为各个商场赢得了生存空间,也培养了稳定的忠实顾客群。
四线“活法”
尽管牢牢占据着寿光市场,对于全福元而言,卖场的升级改造同样势在必行。
不过,对于舒安而言,在向一二线零售企业学习的同时,一些属于三四线,特别是四线的东西是不能动的。
“县域零售市场还是有很鲜明的特点的,那些东西是我们扎根县域30多年的积累,不能在改造中弄丢了。”舒安解释道。
在他看来,县域零售市场,消费者更看中的是门店经营的商品是否齐全,不需要强调过分的市场细分,如今的一二线城市消费细分化达到了极致,这些在县域往往行不通。
“在县域市场,超市卖场的货品一定要满,通道也不是越宽越好。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不断调整中发现的。”刘志涛表示。
对于促销,负责卖场的刘志涛还有自己的理解。
刘志涛认为,在对价格敏感的卖场,要学会制造促销,促销活动能让顾客真的感觉到低价才有意义。
此外,作为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借助国家调控政策机遇,全福元的“农超对接”也做得风生水起。2008年,解决“泊头白菜”卖难问题拉开了全福元加速推进“农超对接”的进程。
2009年3月,全福元成立了生鲜配送中心,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该集团各大超市和连锁店的生鲜自营。如今,全福元生鲜配送24小时运转,各地的农产品运抵后,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入库、加工、分拣,寿光本地的蔬菜最快4个小时即可上架。
此外,全福元还投资1.65亿元用于生鲜冷链建设,建立了国内领先的生鲜冷链加工车间、库存量达5000吨的恒温储存库以及性能先进的服务楼等,除了提供蔬菜、水果、牛羊猪肉、水产、禽蛋、面食等产品的冷藏、保鲜、分装、加工、配送外,还设有豆制品、豆芽等生产车间。
据全福元生鲜冷链彭建军主任介绍,在满足内部门店配送的同时,他们还面向全国连锁超市同行进行第三方社会化配送,目前已经对东营胜大、河北邯郸百货、北京京客隆、招远金都百货等开展了配送,并与北京、天津、河北、东莞等地的国内数十家零售业同行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全福元生鲜冷链的大流通网络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