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3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建“五型”团队 打造一流队伍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张行举

  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能否顺利实现改制目标,并更好地支持广大农民兄弟致富奔小康,关键在打造一流的队伍。

  创建学习型、创新性、竞争型、服务型和实干型团队,强素质,树形象,转作风,这是农村信用社在银行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适应新形势

  争当学习型楷模

  新形势新任务告诉我们,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学习好才能履职好。因此,农信社员工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提升素质的方式,从自身工作需要出发,通过学习,达到思想上与时俱进,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干好工作的本领,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见多识广,才能思路清、方向明、措施准,才能领导群众,指导工作。

  转变思想认识

  争当创新型楷模

  许多农信社员工认为创新有神秘感,认为那是领导、专家和天才的事,高不可攀。其实,创新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可成为创新的主人。《现代汉语词典》对创新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就是说,用新颖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发现和发明更好的东西。

  农信社的贷款证、银联卡是创新,以物抵债、债转股也是创新;营业室使用排队机叫号、解决客户排队问题是创新,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也是创新;“接一问二安慰三”的临柜方法、每日安全员制度是创新,约见谈话、打包处置也是创新。创新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它只是在寻求一种新的改进方法。有时,看起来这种方法并不起眼,但一旦得以实施,就会产生巨大的效应。有的人怕困难和问题,遇到问题和困难不是回避、绕着走,就是消极对待。殊不知,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新的思路,发现新的办法和措施,从而使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农信社员工要树立“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观念,围绕管理、业务两条主线,找问题,查原因,提建议,从而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趟出新的发展路子,创出工作的新特色、新亮点、新局面。

  激发工作热情

  争当竞争型楷模

  竞争就是比,就是争,就是抢。在工作上,在发展上,比的是精神、气魄和激情,争的是客户、资源和效益,抢的是机遇、时间和速度。农信社员工要有竞争意识,敢于竞争,敢于拼搏。

  自2003年深化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不论在经营规模、资产质量、经济效益,还是在服务功能、网点建设、社会形象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现代商业银行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更不能夜郎自大,要跳出单位看自己,找差距,增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竞争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拼搏进取,力争工作位次前移、争先进位、率先发展、跨越发展。

  转变工作作风

  争当服务型楷模

  农信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提升服务质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各家金融机构加大了争客户、争资源的措施,谁争取到客户的心,谁争取到客户,谁就得到较快发展。“坐门等客”已不适应当前竞争的形势,已不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要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将岗位当市场,把客户当“上帝”,当作“衣食父母”,为客户提供热情、快捷、及时、规范、便利的优质服务。

  真抓实干

  争当实干型楷模

  管理好不好,工作好不好,80%—90%在人的责任心,10%—20%在人的能力。人的能力是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中锻炼出来的。如果能力不足,却有强烈的责任心,就会盯住目标效果,使出100%的精力,尽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而能力自然在解决难题中得到提高,经验也积累了。

  因此,农信社员工要有责任意识,要集中精力干好本职工作。农信社要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考评办法,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给想干事的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以重任。鼓励干的、批评看的、处理捣乱的,使干事的受褒奖、不干事的受惩罚,在农信社真正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