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产品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企业的飞速扩大以及全球化脚步加快,传统金融行业面临着向现代金融服务业转型的艰巨任务。作为高端的知识密集产业,金融行业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业务开拓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日益体现出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特征,金融信息在金融行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金融业就引入了计算机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并开发了不少新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信息技术为金融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奠定了向现代金融业转型的基础。
反观我国的金融信息发展现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是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目前,我国经过了“引入——计算机辅助业务处理;渗透——加大IT投入力度并开始联机处理业务,调整——建立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三个阶段的发展并步入扩展阶段,开始进行数据集中和业务集中,并以集中后的成果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进行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加快金融创新,全面开拓包括网上、电话、自助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金融服务。与业务电子化相比,管理信息化处于渗透阶段的初期,办公自动化、人事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开始成为金融企业不可或缺的支撑手段。决策智能化则刚刚引入,开始尝试金融产品设计、金融产品定价、风险管理、知识管理等智能化工具的研发工作。由此可知,我国金融信息发展的特点是“起步晚,但发展迅猛”,金融信息市场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以北京市丽泽金融商务区为例,为了能在北京众多的商务区中脱颖而出,丽泽金融商务区决定加快发展金融信息产业,建设国际化金融信息中心:2009年12月9日,丽泽成为北京市首个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示范区;2010年12月18日,全球金融信息领域的首个信息交易所在北京市丽泽金融商务区开业。
若要建立丽泽金融商务区这样的国际金融信息中心,需要引进世界上先进的信息技术,积极发展三网融合的技术及其相关应用,实现区域网络资源的共享;同时发展下一代移动通信(4G)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这不仅可以增强城市运行、城市风险源、城市公共安全等监测系统的建设,使得政府能够提高应急指挥和领导决策中的效率;金融企业也能享受更好地服务,有效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及服务成本。唯有如此,传统金融业才能在信息引领下不断创新,开辟现代金融业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