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憨豆”胡淑芬


  “70后”没有饥饿和社会动荡的记忆,谈恋爱不再是禁区。在更宽容的社会环境下,对于爱情和婚姻,他们有了新的理解和更多的选择。“70后”们的生活方式也日渐多元化。这其中就有人称“中国憨豆”的胡淑芬。胡淑芬,导演,作家,人称“中国憨豆”。

  我生于1970年,是“70后”的第一拨儿,1991年从四川自贡老家来到北京,算是资深“北漂”。我这个人,平时看起来特别不严肃,喜欢开玩笑。

  先说说我这个名字,我本名叫胡亮。“淑芬”在四川是个很家常的名字,高中的时候,我们班同学爱开玩笑,男同学互相都叫“淑芬”。有一天,来了个代课老师,这个老师谁都不认识,叫我回答问题。问我叫什么名字,班里同学就喊“胡淑芬”。老师说,好,胡淑芬你来回答,被老师这么一“钦点”,“淑芬”这个名字就被我专属了。

  去肉联厂工作

  我们“70后”的爱情,一般都是从暗恋开始的,并且长期暗恋。我们“70后”那拨儿人小时候,跟女生都不怎么说话,还有封建残余思想。高中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同学在操场上吊单杠,我觉得这个姑娘挺好看的,我们男生都管她叫大眼睛,我就每天站在边上看她,越看越喜欢。就是那种淡淡的、挺美好的感情。

  高中毕业以后,我没考大学。一方面是因为成绩不太好,经常旷课,贪玩;另一方面,对大学的欲望也不是特别强烈,我爸是大学老师,我从小在大学里长大,大学对我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我自作主张去考了肉联厂,四川是个生猪大省,肉联厂是个很好的企业。我做冷冻库开压缩机的操作工。上了3年班,有一次下班的时候,一个老师傅带我们去等末班车,看着远处厂房的灯光、烟囱,听着猪的嚎叫声,老师傅叹了口气说,我这辈子差不多了。然后,他拍了我一下说,小胡啊,你还长啊。看着这些厂房再看着这个老头,恍然间,我觉得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自己。我觉得人生怎么可以这样过下去。就下决心要离开,我能说服自己的理由是,我不知道我离开会怎么样,我只知道我不离开会怎么样。

  情书写作专家

  1991年,我和我们当地的一个记者也是个诗人,一起来了北京,我算是比较早的“北漂”,来的时候,我的行李里只有两本书,一本是《罗丹艺术论》,一本是《美学词典》。来北京后,我跟着一个四川的老中医,给他跑腿。

  后来,我去一个文化公司干了几年,那会儿其实也看不到什么前途,也特别苦闷,苦闷的时候就看书。我经常去图书馆、书店看书。哲学的、美学的,看得特过瘾。那个时候,是我人生中进步最大的阶段。

  后来就到《音乐生活报》去了。喜欢崔健、罗大佑,是“70后”典型的符号性标志。

  1997年,有一次我脚上做手术,住了几天院。认识了一个护士学校来实习的小护士,才16岁,和她聊得特别好。算是谈恋爱吧,也是特别单纯特别美好的那种。很快她实习结束了,我们就每周见一次面,我每天给她写一封情书,写成了情书写作专家。

  我是个爱情主义者,我希望是由爱情来推动一切的。很多人都是觉得该谈一个恋爱就谈恋爱了,谈几年就觉得是不是该结婚了,不结婚是不是就对不起人,慢慢地就被命运裹挟了。我觉得人还是要忠于自己的感受。

  我身体里有4个自己

  我的很多“70后”的朋友,他们到这个年纪了,做事情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不失败,更保守了,他们觉得自己输不起。

  但是我不是,我内心的力量多得使不完,我不想要一个妥协的人生。

  我很满意现在的自己,我觉得我身体里有男女老幼4个自己。那个老人的我,就是我经常想象我走到生命的尽头,再穿越回来过我现在的生活。周国平说过一句话,透过活着的往事看世界,世界别具魅力。我有时候有这样的想法,我会想我妈妈已经离开我了,想得特难受。然后,一开门,看见我妈正在厨房里给我做饭,我觉得这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幸福。我就沉浸在这种幸福里面,这就是老人的心态,从生命的末端回来,就能体会到现在的幸福。幸福本身就是一个落差感,我心中的老人经常在找这种落差感,体会到现在的幸福。

  我心中那个小孩,就是固执,不肯去装成熟。那个小孩的作用就是提醒我忠实自己。我小时候,我妈无意识地给过我很好的教育。我躺在那儿听收音机,我跟她说开大声一点,我妈过去弄一下,然后问我觉得怎么样,我说好一点。我妈说其实她根本就没有动。这个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任何时候都要忠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依据别人的行为作判断。这个小孩给我的作用就是不管别人怎么说,再冒傻气也要忠实于自己。

  男人的我是最接近现实的我的,有时候需要扮演,我不喜欢这个样子的自己。有时候我想当我是一个人群中的40岁的中年男人的时候,那个小孩可能在看着我,觉得我在装。

  那个女性的我,可能是遗传自我妈妈身上很多人的本性的善良,特别不忍心去伤害别人。我特别不愿意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这是女性的柔弱的部分。

  (据《环球人物》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