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通三关,让小微企业在阳光下成长
□ 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 蔡继林

  自从温家宝总理10月初温州行之后,小微企业一下子交了好运,从“麻雀”变成了“凤凰”,包括融资、减税、让利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利好消息扑面而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微企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让小微企业在阳光下成长,需打通三关。

  第一关:多尽责,少“冲动”。

  这是就企业而言的。为什么每次宏观紧缩,最先受伤的总是小微企业,问题的症结主要还是出在小微企业自己身上。很多人办企业,目的只有一个:赚钱。只重结果,不管过程;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只看眼前,不管将来。什么时候,小微企业开始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那么小微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就算真正找到了。

  同时,小微企业要想活得滋润,还需增强内生机制,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这样的教训是很多的。一些小微企业原先活得好好的,赚了几个钱后,心里就痒痒,想快速做大,想赚快钱,开始多元化经营,跳入自己根本不熟悉的行业中去掘金。结果金子没见到,自己却被拖入了泥潭。如房地产业,曾一度是造富的机器,暴发户的乐园。现如今,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特别是“限贷令”、“限购令”等重拳出击之后,成了一个吸金的“怪兽”。贸然跳入,被套牢就是常有之事,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就是缘于贪心。

  众所周知,中国不缺小微企业,但缺乏有竞争力的、叫得响的、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只要记住自己的使命,脚踏实地,纵然不能做大做强,同样可以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关:多包容,少“断供”。

  这是就银行而言的。相对而言,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高一点也是正常的,但金融机构不能“搭便车”提出一些过分要求。在银行面前,小微企业是弱势群体,虽然量多,但缺少话语权。因为中国的小微企业对贷款的依赖性很强,离开了银行的信贷支持,至少一半的企业将无法生存。但银企关系不是一锤子买卖,强势的银行也要降低姿态,以合作者的身份来对待企业,特别是面临宏观紧缩时,对小微企业要多包容,少“断供”。现有的银行贷款,至少50%是循环贷款,短贷长用,今天还了,隔几天又要用。有些企业艰难靠自己正常的销售回笼资金来还款,只能东借西凑。试想想,这样的贷款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常贷款吗?从这个角度分析,银行的信贷资金实际上已被企业“绑架”。

  第三关:多关心,少“折腾”。

  这是就地方政府而言的。前一阵子,有些地方为了完成节能减排指标,采取了一刀切的拉闸限电。无奈之下,一些小微企业只能自购发电机来解决,结果成本增加,污染也增加。这样的管理不仅不得人心,而且是彻底的失败。如何增加管理的前瞩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中国节日灯之乡,十几年过去了,产品走的还是原来的低端路线,经营靠的还是原来的家庭作坊式,竞争的手段依然是低价销售、各自为战。这样的路子还能走多远?要是地方政府能够适时站出来,引导企业进行规模整合、产品创新、抱团发展,那么这个行业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近阶段,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有关地方政府支持小微企业的报道随处可见,这种热情确实让人感动。

  相关部门能够弯下腰来关注、支持小微企业的成长,确实是件好事。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要解决就业问题,小微企业是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相关部门能多到小微企业走走,多为企业的发展想想,纵然不是传经送宝,哪怕只是嘘寒问暖,相信会受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欢迎。倘若这样的关心、支持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那么对中国的小微企业而言,就真的是“福音”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